游客
题文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条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北方民族大融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探究创新题,12分)
材料一:

材料二:“当革命的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蒸汽核心的工具机把工厂手工业变成现代的大工业,从而把资产阶级社会的整个基础革命化了。”——恩格斯《反杜林论》
材料三:“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共产党宣言》
(1)图①是“比较平静的革命”开始标志,这个工作机叫什么?这次革命率先从哪个国家的哪个行业开始的?
(2)图③是图②研制出的动力机械,你知道图②是谁吗?图③叫什么?这项新发明带动了哪些生产行业的革新?(答1点即可)
(3)1851年英国举办第一届世界博览会,请举出三例在本届博览会上属于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礼物”(机器产品)。你同意“环境污染也是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的重要礼物”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4)材料三说明工业革命的影响是什么?你能再说两条影响吗?

纵观世界近代史,在资本主义制度逐渐确立的过程中,革命和改革是各国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两种主要方式。阅读下列材料,依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请诸位深信,凡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一 一做到了。”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二世
材料三 当日本19世纪中叶开始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威胁时,能够以这些国家为榜样,顺利地实现了本国的社会变革,走上独立的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世界史·近代史稿》
(1)材料一图片内容分别标志着哪两个重大革命事件的爆发?
(2)材料二反映的俄国哪一次改革?
(3)材料三所说的日本“社会变革”历史上称为什么?请举出这次“社会变革”的措施。(答1点即可)
(4)材料二、三所涉及两次改革的性质是什么?改革给这两个国家历史发展都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活动探究:感悟“诸子百家”。
背景资料: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进入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的不同学派称为“诸子百家”。
步骤一:在历史活动课中,百家争鸣电视台要招聘栏目主持人,有墨子、孟子、庄子、韩非子四人前来应聘。
(1)根据提供的栏目名称,你会给他们安排最适合的主持栏目吗?(只填序号)
A:《法制在线》 B:《关爱民生》 C:《人与自然》 D:《和平使者》
墨子:孟子:
庄子:韩非子:
步骤二:学习“诸子百家”思想后,围绕班级出现的乱扔纸屑的现象,大家对解决问题的意见不一:
生活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卫生委员:“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变的。”
班长:“随他们去吧,扔了几张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情,根本不用管。”
(2)上述材料中,三人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的三家学派的观点,请你分别指出他们运用的是哪家学说。
生活委员:
卫生委员:
班长: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在我们这半个学期中所学习的历史内容中,充满着和谐与不和谐的因素。根据提示,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
(1) 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
(2) 人与人的和谐:列举这一段时间里出现的一对和谐的君臣。
(3) 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修筑的大型水利工程是什么?
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
(4) 统治的不和谐:列举夏商西周时期的一位暴君。
步骤三:关注现实,为“和谐”发展献策
(5) 请你从儒家的立场,分别谈谈你认为如何才能构建和谐社会?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商君列传》
(1)文中“卫鞅”指谁?“孝公”是哪国国君?
(2)请举出你认为最有代表性的变法主张。(至少两点)
(3)他的变法有何作用或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