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改革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动力,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发展,就要不断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史记•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合并小都、小乡、小邑、小聚为县,设置县令、县丞,共三十一个县,由国君直接委派官员治理;努力从事农业生产,耕耘纺织送交粮食布帛多者,免除本人徭役……变法五年后,国家富强起来。
材料二魏主欲变北俗,引见群臣。……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今欲断诸北语,一从正音。其年三十以上,习性已久,容不可猝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黜。”         ——《资治通鉴》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材料一反映了哪两条变法内容?
(2)公元前350年,秦国平民张三,因斩一敌国甲士,获爵一级,田一顷,宅九亩。张三这是因为哪一项改革措施而获田产的?
(3)以上改革措施,取得了怎样的成效?
(4)材料二反映了历史上的什么历史事件?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什么改革内容?
(5)材料二的措施产生了什么积极作用?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北方民族大融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战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材料二: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洋机器于耕织、印刷皆能制造……。
(1)根据材料一,从李鸿章的话中,我们能看出洋务运动是一场什么运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洋务派创办的近代军事、民用企业各一例。这些企业的创办有何进步作用?
(3)结合所学知识,你对洋务运动有怎样的评价?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武夷岩荼出口海外,最方便的路线是沿崇阳溪、建溪入闽江,直下福州港。按照清江苏巡抚梁章钜的说法:“该夷所必需者,中国之茶叶,而崇安所产,尤该夷所醉心,既得福州,则可以渐迭崇安。”
材料三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一以上三则材料均摘编自川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请回答:
(1)指出材料一、三中两条约内容在哪些方面具有相同之处?
(2)清江苏巡抚梁章钜说,中国最初只同意开放广州、厦门、宁波、上海四个通商口岸,但是英国人坚持要列入福州,遂成五口通商。材料二中,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后,力争福州开埠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指出材料三与材料一的内容有何不同之处?反映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方式有怎样的改变?

阅读下列材料:
一次次列强的入侵,一个个屈辱的条约,记录着近代中国的苦难岁月。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中国赔款2100万银元;割让香港岛给英国;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用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以上材料摘自《历史》(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
请问答:
(1)上述三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哪三个不平等条约?
(2)请指出与这三个不平等条约相对应的列强侵华战争名称。
(3)请概括指出材料三内容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的严重影响。

中美关系是中美两国之间最主要的国际关系。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美国借机派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1950年)10月,美军无视中国的警告,越过三八线,将战火扩大到鸭绿江边,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
——选自《复兴之路》解说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后,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实行外交孤立政策,不与中国建交。1953年底,我国政府同印度就两国在西藏地区的关系问题进行谈判。1954年6月,周恩来率领中国代表团访问印度,有针对性地阐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思想……
——摘编自人教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指出,中美关系是典型的大国关系,总体定位非常重要。双方虽然在社会制度等方面存在不同,但在认识到不同后再去看彼此的共同点和共同利益,这就体现了“积极”。
——新华网
材料四 “(1972年访问中国时)我走完梯级时决心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周恩来)走去.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选自《尼克松回忆录》
请回答:
(1)在材料一中,当“新生政权的安全受到了威胁”时,中国人民反击美国侵略行为的历史事件是什么? (1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新中国成立之初,美国对新中国采取怎样的态度? (1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中美两国最大的不同点是什么? 材料三体现了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的什么倡议? (2分)
(4)材料四中,“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个时代开始了”是指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1分)
(5) 通过对以上材料的分析,你认为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我国如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1分)

实现中国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想。如何实现强国梦、统一梦、和平梦等,中国人在不断探索。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特区是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特区成为开放的基地,不仅在经济方面、培养人才方面使我们得到好处,而且会扩大我国的对外影响。

(1)请在图中的框内“”填上经济特区的名字。(1分)
材料二 2012年海峡两岸贸易额168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6%。2012年大陆赴台旅游达197万人次,创历史新纪录。两岸人员来往798万人次,再创历史新高。2011年6月,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 2012年6月26日,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发展”为主题的2012年海峡两岸大学生科技与文化交流营在北京科技大学开营。
(2)材料二说明了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改革开放后,我国政府确立的对台基本方针是什么? (2分)
材料三

(3) 材料三与在上海召开的哪次会议有关? 它的召开有什么意义? (2分)
(4) 你的中国梦是什么? 为了实现中国梦,你想做点什么? (1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