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在中国近代,近代化也就是工业化和与工业化相位随着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变化,就是实现社会的转型。
材料二:
(1)材料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什么重大事件?此事件的目的是什么?
材料三: 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世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史称戊戌变法。
(2)材料三中所提的戊戌变法的主张是什么?
材料四: 2008年5月26日,国民党主席吴伯雄率国民党大陆访问团抵达南京,27日上午拜谒了中山陵,缅怀孙中山先生。
(3)材料四中提到的孙中山先生,他领导的民主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
材料五: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愚昧;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4)根据材料五回答,新文化运动的旗帜是什么?
(5)中国的近代化探索艰难起步,曲折推进,对此你有何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事件 |
时 间 |
内容 |
备注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
20世纪50年代 |
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农业生产合作社。到1956年底,全国90%以上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
到1956年底,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私有制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20世纪80年代 |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
到1984年底,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农户已占全国总农户的95%以上。 |
以下表述是从上表信息中得出的,请在括号内划“√”;违背了上表信息所表达的意思的,请在括号内划“×”;是上表信息没有涉及的,请在括号内划“○”。
(1)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生产资料的改造即三大改造。()
(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最早在我国安徽凤阳小岗村试行。()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都是我国为发展农村经济所采取的正确措施。()
(4)到1956年底,全国只有极少数的个体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焦裕禄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
错误:改正:
“文革”中,在林彪、江青等人诬陷下,彭德怀被加上“叛徒、内奸、工贼”的罪名开除出党,这是“文革”中最大的一起冤案。
错误:改正:
1949年9月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大会确定以《黄河大合唱》为代国歌。
错误:改正:
红歌——对党和祖国的革命赞歌。一首红歌,记录一段峥嵘岁月;一首红歌,象征一面光辉旗帜。某校团委决定举办《唱响红歌颂党恩》活动。
主题一红歌诠释征程
(1)与上边歌词相对应的史实有哪些?(写出两例即可)
(2)模仿例子,写出与红歌歌名相关的历史事件(现象)
举例:《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
①《过雪山草地》——
②《卢沟谣》——
③《在希望的田野上》——
主题二红歌演绎史诗
(3)根据下列歌词和所学知识,完成表格空白处。
难忘开国大典的礼炮,激荡了亿万人的的热血。难忘那场春风化雨,滋润了大江南北。难忘那回归盛典的升旗,激起了亿万人的热血。
——歌曲《在灿烂的阳光下》主题三红歌宣传感悟
你认为唱响红歌有什么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