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市镇工程将曾经临海的渔村,建成了“水泥森林”般的住宅区。回答各题。新市镇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影响是
①分散中心区人口压力 ②扩大了城市的用地规模
③控制了外来人口迁入 ④加速了逆城市化的进程
A.①② | B.②④ | C.②③ | D.③④ |
随着香港“水泥森林”面积的扩大,城市
A.主导风向将发生明显改变 | B.水循环状况受到影响 |
C.空间结构发生根本性变化 | D.热岛效应会明显减弱 |
下图表示我国某城市2008年部分人均用地状况。读图回答下列各题。2008年该城市四类人均用地中,符合国家标准的是
A.居住用地 | B.工业用地 | C.道路用地 | D.绿地用地 |
该城市准备打造成为区域性的物流基地,急需采取的措施是
A.改善居住条件 | B.发展高技术工业 |
C.改善交通建设 | D.美化城市环境 |
某城市岛国大力建设公共住房(即由政府控制的成本住房),解决了80%以上国民居住问题。图示意2008年该国公共住房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该国公共住房
A.呈现出明显的等级分布 | B.相对集中,分布在城市中部 |
C.以中心城区为核心向外呈环状分布 | D.沿快捷、高效的公共交通线分布 |
该国公共住房布局主要考虑城市的
A.功能分区、基础设施 | B.人口分布、产业结构 |
C.土地价格、休闲娱乐 | D.环境质量、历史文化 |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下列各题。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
为了社会的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A.环卫人员 | B.中小幼教师 | C.工程技术人员 | D.建筑设计师 |
图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关于该地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
B.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
C.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
D.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
我国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而发展循环经济是一项工程,它涵盖工业、农业和消费等各类社会活动。是“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经济增长模式。下列关于“循环经济”叙述错误的是
A.发展“循环经济”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惟一途径 |
B.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 |
C.“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既能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又能降低环境污染 |
D.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其中包括加快发展“循环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