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某地地形图,MN、PQ是地形剖面线。①、②是水库,为了Z村的发展,该地新建了一座自来水厂。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比较MN、PQ两条地形剖面线,最高海拔出现在________线上,由此可判断其对应的地形剖面图为________(甲或乙)。(2分)
(2)图中的自来水厂建成之后,选择了②水库作为水源地,请说明选择的理由。(3分)
(3)Z村拟建一座玻璃温室大棚,在③④⑤⑥四处地点中,应选在何处?理由是什么?(5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一 我国东部沿海某区域示意图。
材料二图中甲村庄土地利用类型。
基本情况 |
土地类型 |
|||||
面积 |
人口 |
梯田(种水稻) |
薪炭林、果林、毛竹 |
甘蔗田 |
湿地 |
其他 |
400公顷 |
1 900人 |
200公顷 |
40公顷 |
105公顷 |
35公顷 |
20公顷 |
(1)据材料一推测该图反映的季节(夏或冬),并说明理由。
(2)当地政府决定在A、B、C三地中选择一处建设一大型港口,请选择合适地点并分析原因。
(3)据图中信息判断,图中河流干、支流在主要开发利用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4)图中甲村在土地利用结构上有什么问题?对当地及下游河湖有什么影响?
下面图甲和图乙是同一时刻地球上两区域昼夜分布情况,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 。
(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北京地区正午树木的影子最短 |
B.纽约的白昼逐渐变短 |
C.巴西高原草木葱茏 |
D.珠峰雪线海拔达到一年中的最高 |
(3)该日,正午太阳高度随纬度的变化规律是 。
(4)该日,Q、P两地的夜长大小关系是 ,M地昼长为 。
(5)Q地位于M的 方向。
(6)该日,游客在泰山观日出时,日出方位应位于泰山的 方向。
(7)在下图中画出此日Q地对跖点的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 (用折线) 。
如图所示区域为北半球,AB为晨昏线的一部分,该日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A、C两点的经度差为60°,回答(1)~(4)题。
(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B线为 (晨线或昏线)。
(2)A点地方时为 ,B点地方时为 。
(3)B点昼长为 ,C点昼长为 。
(4)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日过后, A点昼长将变长
B.该日过后,B点的正午太阳高度将变小
C.该日过后,南极地区的极夜范围将继续扩大
D.该日过后不久,我国长江流域将进入伏旱时期
(5)此日,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的纬度范围和极夜的纬度范围分别是哪里?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中国已成为美国部分农产品的最大海外市场,2010年进口美国大豆花费为l08亿元;预计2012~2013年度,将从美国进口玉米200万吨以上。中美共同签署了《中美农业战略合作规划(2012~2017年)》在中国实行中美互补型双边农业科技合作。
材料二:图甲为“中美互补型双边农业科技合作模式图”,图乙为“美国中部农业分布示意图”,图丙为“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
(1)读材料一,中美农业合作项目多种多样,图甲中能代表的信息是。
A.自然资源 | B.市场 | C.资金 | D.技术、设备 |
(2)读材料二,从农业地域类型看,中国东北部和美国中部地区都属于,其生产的特点有。
(3)美国东北部 “钢都”匹兹堡实现了再生转型为科技新城,“汽车城”底特律却于2013年宣布破产了,有人认为我国东北工业区应学习匹兹堡实施“资源枯竭型旧城向科技新城转型”,你是否同意?请说明理由。
。
阅读我国局部地区山脉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图中山脉两侧地形区景观的描述,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是(多选) ()
A.①山南侧的高寒草原上常见成群的骆驼在觅食 |
B.②山南侧戈壁、沙漠广布 |
C.③山北侧水乡泽国、河网密布、沃野千里 |
D.④山东侧秋季稻谷飘香 |
(2)甲地区从20世纪90年代起开始大规模发展优质番茄种植和加工业。试分析该地区能生产优质番茄的主要自然原因
(3)对甲地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应如何进行综合治理?
(4)试评价甲盆地太阳能资源的开发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