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不断从农村向城镇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阅读表和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产业
2012年
2002年
经济增加值
比重
就业比重
结构
偏离度
经济增加值
比重
就业比重
结构
偏离度
第一产业
3.9
10.9
7
6.2
20.9
14.7
第二产业
35.1
40.5
5.4
67.7
43.2
-24.5
第三产业
61
48.6
-12.4
26.1
35.9
9.8

注:①就业结构偏离度是指某一产业的就业比重与增加值比重之差。若某一产业的结构偏离度为正,即就业比重高于增加值比重,说明该行业相对劳动生产率较低,存在劳动力转出的可能,反之,存在劳动力转入的可能。②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为60-70%。
材料二:作为珠三角的县级市,H市出口加工型企业创新不足,升级缓慢,经济效益下滑;传统服务业比重达80%,现代服务业偏低;该市劳动人口以进城农民工为主,高中以下文化程度人口占比高达80.4%,劳动者素质与产业升级要求不相适应,高层次技术人才短缺严重。“就业难”与“招工难”并存。此外,从2012年起,该市劳动年龄人口开始减少,人口红利逐渐衰减。
请描述材料一表中蕴含的经济信息,并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提出解决H市就业问题的政策建议。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劳动者求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3分)就业是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也是同学们常常议论的话题。观察下图,回答问题。
 
(1)在劳动就业问题上,作为劳动者个人应当怎样做?
(2)请就图中四位学生对就业问题的看法,进行简要评析。

(18分)2013年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上半年经济形势和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指出,下半年经济工作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扩大内需为战略基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改善居民消费能力和环境,积极促进绿色产品和服务消费,在优化投资结构的同时扩大有效投资,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加大对国家重大项目建设的支持;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抓好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努力实现农业再获丰收;做好重要商品供需调节,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切实防止房价反弹,增加普通商品房特别是中小套型住房供应,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满足居民合理的自住性住房需求;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稳定和扩大就业,落实并完善社会保障政策,加强教育、文化、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创新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1)2013年下半年要着力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经济学依据是什么?
(2)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形势,从经济学角度谈谈我国应如何增强老百姓的消费信心。

(19分)材料一:2011年6月,中国笔记本电脑市场整体产品均价走势明显下滑。这主要是由于从6月中下旬开始,笔记本电脑市场的暑促逐渐拉开帷幕,多款产品价格下调,都期望凭借价格优势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份额。
材料二:长虹集团2011年提出智能战略,由传统家电制造向智能终端应用全面转型,从显示屏、SOC芯片和操作系统等三个核心技术突破,迅速将消费需求转变为相应的产品,抢占产业发展的主导权。同时,长虹集团还建立了“送货到门”的物流网、“服务到户”的服务网。目前,长虹50HD(3D)等离子屏已全面量产。一个数百亿产业聚集的等离子集群正日渐崛起。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笔记本电脑价格下降的原因。(10分)
(2)请你根据材料中长虹集团的成功做法,向家电企业和笔记本生产者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9分)

“十二五”规划纲要为中国勾画出未来五年发展蓝图,受到了各界瞩目。“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坚持扩大内需战略,把扩大消费需求作为扩大内需的战略重点。
材料一中国居民消费率与OECD平均消费率对比情况

注:①居民消费率是指居民消费占GDP的比重。②OECD即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包括了几乎所有发达国家。
材料二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居民收入不断提高,但在收入分配中出现了一些问题。1978年城乡居民收入之差是2.57倍,到2009年达到3.33倍;2000年,我国行业最高人均工资水平是行业最低人均工资水平的2.63倍,到2005年已增至4.88倍,而国际上公认行业间收入差距的合理水平在3倍左右;2008年西部的贵州与东部的浙江人均GDP之比为1∶3.3。
(1)材料一、材料二分别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2)材料一和材料二有什么内在的经济联系?结合材料,并说明如何利用财政、税收来解决材料二中出现的问题。(6分)
(3)有人认为:“讲效率就没了公平,讲公平就没了效率”请就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材料一城镇化率通常指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过程是一个资源重新配置的过程。据有关专家预测,在我国,城镇化率每增加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约有2000万农村人口进入城镇生活,带动交通、供水、供电、通信、文化娱乐等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住房、就学、就业需求的急剧增加。据统计,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带动投资2.5万元,每建设1平方公里的城镇基础设施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
材料二2011年,我国人口城镇化率达到51.27%,城市人口历史性地超过农村人口。大量人口转为市民后,消费水平与方式在发生变化,从买房、买家电、教育文化娱乐到吃穿用行,会产生巨大的消费转换效应,城镇化所能带动的内需是不可估量的。
联系材料一、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财政作用的有关知识,简述城镇化进程对我国扩大内需的意义。(5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