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五四”青年节,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北京大学考察,并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与同学和老师交流想法。他指出,确立反映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关乎人民幸福安康。我们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既体现了社会主义本质要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要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体人民一起努力,通过持之以恒的奋斗,把我们的国家建设得更加富强、更加民主、更加文明、更加和谐、更加美丽,让中华民族以更加自信、更加自强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材料二:中学语文教材修订中,“去鲁迅化”“拒绝鲁迅”声音再起:据悉,一向在此方面行动最为谨慎的人民教育出版社,也将初中语文教材(供2014年秋季使用)中仅有的一篇鲁迅作品《风筝》删除。对此,社会各界或赞成,或反对,议论纷纷。
赞成者认为:
鲁迅的文章晦涩难懂,不符合现代白话文标准和人们的阅读习惯。
鲁迅的文章所体现的那种“一个也不宽恕”“缺少春天的明媚、夏天的火热、秋天的哀怨,有的只是冬天的严酷”,“缺少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等等与当今社会讲包容求和谐主旋律总格调不一致,与时代脱节,与市场经济的要求相背离,不适于培养现代社会所需要的新型公民。……
反对者认为:
鲁迅的作品和语言都是一流的,鲁迅的全面退出,也寓示着当代社会思想混乱仍需漫长时间的沉淀才能形成新的价值。
当今中国,社会问题依然很多,国人的道德水准仍然不高,被先生痛批过的国民劣根性大有发展壮大的声势,孔乙己、阿Q、华老栓及众多看客,仍生活在当今社会生活舞台,先生对体现在这些人身上的国民劣根性的批判远没有过时。……
当前,中学语文教材的修订已经结束,但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探索世界和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关于中学语文教材修订的争论还会延续下去”的认识。
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向世界展现了一个更加开放、更加自信的中国。某班高三学生以“APEC会议”为话题在搜集整理资料的基础上展开了讨论。三个小组分别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并提供了相应资料,请您参与其中。
第一组:留住“APEC蓝”,政府应承担起主要责任。
APEC会议期间,美丽的“APEC蓝”令人心醉,也让雾履治理看到了希望。一些网民总结APEC蓝的成因时说,平时停不下的停下了,平时限不住的限住了,平时禁不住的禁住了,平时改不了的改了,平时问不了责的真的问责了。有媒体评论,APEC蓝说明,只要下定决心、措施过硬、联防共治,灰霾是可以治理的。
第二组:网络跟帖:怎样才能让“APEC蓝”变成持久的“北京蓝”呢?
网友 |
跟帖内容 |
甲 |
在日常生活中,市民应自觉树立绿色出行、地毯生活理念,积极践行绿色生活方式 |
乙 |
空气污染是人们生产、生活排放与自然环境综合作用的结果,需要全社会积极行动 ,人人努力 |
丙 |
政府应坚定不移的落实节能减排的各项政策措施,消除阻碍绿色发展的各种体制机制障碍,实现污染治理向源头控制转移 |
第三组:APEC会服——“新中装”
11月10日晚,在“水立方”举行的2014北京APEC领导人会议欢迎晚宴上,各经济体领导人统一穿特色中式服装亮相。这套被称为“新中装”的中式服装一经登场,立即让世人眼前一亮。在APEC领导人会议这样一个特定的场合,“新中装”具有中式的鲜明特点,很好地贴合了会议的主旨,将时代元素、发达的西方服饰文化和工艺与中国传统服饰文化进行了有机的融合,得到了各方高度的评价。
(1)结合第一组同学收集的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政府在治理雾霾问题上应担当主要责任的理由。
(2)结合第二组3位网友的跟帖内容,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知识说明谈谈对他们建议的认识。
(3)结合第三组同学收集的材料,分析说明 “新中装”的设计体现了文化创新的哪些道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2月,国务院印发《关于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材料二:国务院《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第六条中明确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单独建账,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基金分别管理使用”,改革前后待遇的衔接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
材料三: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已启动实施,随着改革方案公布,我国养老“双轨制”正式终结。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建立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的原因。
(2)结合材料二,“改革前后待遇的衔接实行“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制度、中人逐步过渡”,请运用哲学的观点,进行分析。
(3)结合上述材料,请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实现社会公平。
材料:12月18日至19日,四川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在成都举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在提升城镇化质量、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有力地推动全省城镇化进程。但也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特别是地域特色文化遗产保护面临着“建设性破坏”、“开发性破坏”及“商业旅游性破坏”,。
四川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从“纵横”两方面考虑发展文化的“比较优势”:一是“纵”,蜀文化历时3000多年,有深厚的传统根基。二时“横”,四川地域文化特色明显,比如:巴蜀是茶文化、以方言和川调演唱的竹琴、花鼓、金钱版;川剧、蜀绣等;各具特色。如何通过“文化的比较优势”发展“特色城镇化”, 广泛调查,深入论证,扩大规模,提高效益和影响力,在做大特色的同时,把其推向县外市外,推向全省全国全球。这是城镇化建设的潜力所在、希望所在,是实现城镇化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
(1)运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知识,说明在城镇化进程中注重文化的“比较优势”的原因。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原理,谈谈你如何理解城镇化过程中保护文化与发展经济的关系。
材料一:2013年四川省小微企业发展状况。
图1:小微企业近年营业额增长情况
图2:小微企业发展制约因素
材料二:四川省长魏宏指出,依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一系列新的思想、观点、论断、要求,我们将继续深化改革,加大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优化力度;提升最低工资标准、多渠道扩大消费需求;继续实施省新兴产业创投计划,充分发挥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带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更多投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初创期、早中期的小微企业。
材料三:12月31日前,四川省建立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常态化公示制度等等一系列措施推动小微企业发展。近年进一步加大清理涉企收费和简政放权力度,2013年共取消了16项行政事业性收费。仅保留37项涉及14个部门的行政事业性收费。2013年全省取消、转移、下放行政审批508项,2014年再取消和下放46项行政审批项目。
(1)图1、图2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
(2)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政府应该如何通过财政的作用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府的知识,说明在发展小微企业过程中,政府如何处理好市场和宏观调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