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②义和团英勇抗击外国侵略者
③中国的领土完整开始遭到破坏 ④慈禧太后挟持光绪皇帝仓皇逃离北京
⑤俄国乘清政府内外交困之机,攫取了中国东北和西北的大片领土
(1)上面这组资料均与列强在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发动的侵华战争有关。请你按“战争与史实”的对应关系填全下面的空格,只填序号。
![]() |
(2)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最终与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这一条约中的哪一内容说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3)以史为鉴,你认为目前我国政府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样的教训?
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法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0年前,随着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即将进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时,我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中国的法律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民主制度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应运而生。
材料二:2013年10月和2014年3月在全国开始实施新出台的旅游法和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全国人大计划制定网络安全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多部法律。
材料三:
(1)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在我国起到治国安邦总章程作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联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背景。
(2)请你分别指出材料二、三中的治国的方略和制度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②的国情依据有哪些?材料三制度的共同作用怎样?
(4)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带给我国现代化建设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根据1895年至1898年不完全统计,这四年间新创办的企业有62家,资本总额达1240多万元,出现了一个兴办实业的小浪潮。主要企业有
企业名称 |
创办者 |
地点 |
时间 |
合义和丝厂 |
楼景晖 |
浙江萧山 |
1895年 |
张裕酿酒厂 |
张振勋 |
山东烟台 |
1895年 |
苏纶纱厂 |
陈润庠 |
江苏苏州 |
1896年 |
通久源纱厂 |
严信厚 |
浙江宁波 |
1896年 |
通益公纱厂 |
庞元济 |
浙江杭州 |
1897年 |
商务印书馆 |
夏粹芳等 |
上海 |
1897年 |
源昌碾米厂 |
祝大椿 |
上海 |
1898年 |
材料二:甲午战后,清政府工商政策改变,对本国民间投资设厂放松限制……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华设厂,洋货在华大量倾销,造成农村以纺纱织布为主的家庭手工业急剧破产。机织棉纱、洋布和其他商品需求量迅速上升。
(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民族企业有何特点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末中国出现兴办实业小浪潮的原因有哪些?
(3)19世纪末民族工业发展使近代中国人民的爱国救亡运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探究问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的发展引人注目,也深深地影响了世界。
材料一:1850——187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3.12%,德国是2.7%;1870——1900年,英国工业年平均增长率为1.6%,德国是4.8%。1870年,英国的工业产量占世界工业总产量的31.8%,而德国仅占13.2%;到1914年时,英国工业产量在世界上所占的比例为14%,德国达到14.3%。
材料二:德国大事年表(1871——1905年)
(1)材料一说明了什么问题?
(2)根据材料二,概括推动德国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3)这一时期德国的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读图,回答问题。
图一 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图二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示意
(1)图一、图二局面形成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
(2)这两幅图片呈现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什么特点?揭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材料分析题 (共16分)
十一届三中全会,全会重新确立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方针,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它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请回答:
(1)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
(2) 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的核心是什么?
(3)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是什么?
(4)十一届三中全会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转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5)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是谁?(2 分)邓小平为什么能够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