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宪法是一个国家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0年前,随着新中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国家即将进入大规模的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之时,我国国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这就必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新中国的法律建设,建立一套完整的法制体系,使新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以及民主制度建设,逐步走向法制化道路。在这种情况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应运而生。
材料二:2013年10月和2014年3月在全国开始实施新出台的旅游法和修改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2014年全国人大计划制定网络安全法、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法,修改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食品安全法、行政诉讼法等多部法律。
材料三:
(1)第一部宪法颁布前,在我国起到治国安邦总章程作用的法律文件是什么?联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诞生的背景。
(2)请你分别指出材料二、三中的治国的方略和制度各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②的国情依据有哪些?材料三制度的共同作用怎样?
(4)以上三则材料分别带给我国现代化建设什么启示?
读图回答下面问题。
(1)请说出①②③分别代表的国家或地区:①______②______③______
(2)你能说出“三角贸易”中只要经营的商品吗?请填在下面的横线上:④_________⑤_________⑥_________
材料一在英国、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采矿业和种植园农业的发展对不熟练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人们最初企图奴役美洲的印第安人,但他们一般难以管理。这个问题在16世纪时由于非洲黑人的输入而得到解决。——摘自伯恩斯《世界文明史》
材料二几乎各个阶层的人对几内亚的买卖都兴趣浓厚。这真是一股浪潮,无怪利物浦的小船多如牛毛。在利物浦,赚取百分之百的利润并不稀罕。有时一次出航所得净利可达百分之三百。——摘自《资本主义和奴隶制度》
请回答
(1)奴隶贸易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2)英国在非洲掠买黑人奴隶的手段是什么?
(3)你认为奴隶贸易、殖民掠夺与早期的资本主义的发展有何关系?
“对东印度开始进行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捕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的曙光。这些田园诗式的过程是原始积累的主要因素。”——马克思
①结合学过的内容和上述材料概括殖民主义的罪恶。
②怎样理解“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
③在印度进行殖民活动的是哪个国家?18世纪时号称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康熙皇帝说:“今天下大小事务,皆朕一人亲理,无可旁贷。若将要务分任于他人,则断不可行。所以无论巨细,朕必躬自断制。”
材料二英国首相威廉·皮特说:“即使是最穷的人,在他的小屋里也敢于对抗国王的权威。屋子可能很破旧,屋顶可能摇摇欲坠;风可以吹进这所房子,雨可以打进这所房子,但是国王不能踏进这所房子,他的千军万马也不敢跨过这间破房子的门槛。”
(1)当时中英两国在社会制度和君主的权利上有什么不同?
(2)材料二所述的情景与哪一部重要文献的颁布有关?该文献的颁布对英国有什么影响?此后,在英国的政治生活中,英王与议会的关系如何?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王权像是一株根枝蔓延的大树,如果只砍去树枝,而任其主干和树根不动,它还是会再生而恢复新的力量……当这种王权由一个名叫查理的人掌握时,各界人民同声怨其压迫……于是你们这些缙绅,在你们集议于议会时,号召穷苦老百姓来援助你们。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寄生在这一个人身上的王权推倒了。但是天啊!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自由的阳光仍然照不到穷苦的老百姓身上。——《世界近代史资料选辑》
(1)此材料反映的是哪个国家的情况?
(2)“查理”、“缙绅”各指什么?
(3)“暴政的树梢砍掉了”、“压迫的大树依然存在”各指什么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