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17世纪80年代末,图一中的建筑最终成为了英国最高立法机关的标志。在这里通过了哪一重要文献,最终确立了英国的什么政治体制?
(2)图二是哪一部重要文献签署的场景?在这部文献的指引下,该国所进行的战争具有什么性质?
(3)图三中大革命的纲领是指什么?这一纲领受到了近代欧洲哪一思想解放运动的影响?
(4)通过以上问题的探究,你认为这些历史事件发生的共同根源是什么?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当前南北之间的矛盾不是别的,而是两种社会制度之间的斗争。这个斗争之所以爆发,是因为这两种制度不能再在北美大陆上和平共处了。
材料二:如果总的看一看1861年俄国国家全部结构的改变那就必然会承认,这种改变是封建君主制转变的道路上的一步。不仅从经济观点看是正确的,而且从政治观点看也是正确的。
材料三:1868年某日本官员说: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日本人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事件?其性质是什么?该事件中林肯颁布的有关奴隶问题的法令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事件?其性质是什么?它的目的是什么?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事件?其性质是什么?最能体现其性质的措施是什么?
(4)请为这三则历史事件确定一个主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征税”;“不经议会同意,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维持常备军”;“议会必须定期召开”;“议会的选举不受国王的干涉”。
材料二:我们以这些殖民地的善良人民的名义和权力,谨庄严宣告,这些联合殖民地从此成为、而且名正言顺地应当成为自有独立的合众国,他们解除对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而它们与大不列颠王国之间的一切政治联系也应从此完全废止。
材料三: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请回答:
⑴材料一是什么文件是由哪一机构通过的?其目的是什么?
⑵材料二是什么文件是由什么机构发布的?有何意义?
⑶材料三是什么文件?该文件是在什么事件中颁布的?该事件开始的时间标志是什么?
⑷英国、美国、法国都是通过什么方式确立资本主义制度的?
新疆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但是近年来,疆独分子为了新疆独立、扩大影响,制造了多起暴力恐怖事件。回顾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1)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了什么机构,使今天的新疆地区开始隶属于中央政府的管辖?
(2)清朝乾隆帝时,为了管辖包括巴尔喀什湖在内的整个新疆地区设立了什么机构?
(3) “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颂扬了19世纪70年代中期的哪一位英雄人物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伟大业绩?
(4)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地区设立了什么管辖机构?有什么意义?
(5)统一是历史的主流,分裂从来不得人心。请你为新疆的稳定与发展提一条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增辟通商口岸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等税收作担保;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1)以上材料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上的三个不平等条约,请写出它们的名称。
(2)材料二、三表明,日本一直不曾放弃对中国的侵略。请写出中国古代史上率军在台州九战九捷的抗倭英雄的名字。
(3)材料三中的条约是在哪次战争后签订的?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读图回答问题:
(1)以上两种交通工具是哪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2)请分别说出它们的发明者分别是谁?
(3)这两种交通工具以什么为动力?他们的发明有何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