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文化学术界称15世纪是“文艺复兴的世纪”,16世纪是“宗教改革的世纪”,17世纪是“力学世纪”,18世纪是“启蒙世纪”,19世纪是 “科学的世纪”。
材料二:后世有人评论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材料三:毛泽东曾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事物”。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写出“文艺复兴的世纪”、“力学世纪”、“科学的世纪”的代表人物各一位。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为什么说“18世纪是伏尔泰的世纪”?
(3)根据材料三结合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文学作品,分析它们是如何反映社会现实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和特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所示为圆明园被焚毁的景象。

(1)图中惨景是在哪次战争中造成的?是哪些国家军队直接实施破坏的?
(2)这次战争的结果是清政府失败,被迫与侵略国签订了什么条约?代表清政府谈判的全权大臣是谁?
(3)在这次战争期间及之后,强迫清政府割让100多万平方千米土地的是哪个国家?
(4)经过这次失败,清政府中的一些实力人物掀起一场自救运动,称作什么运动?请列举两个此期间创办的民用企业?

材料解析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1)这是五四运动中的传单,这场运动爆发于()年()月()日。
(2)这次运动的要求(口号)是什么?
(3)在北京领导学生进行斗争的领导人是谁?
(4)这次运动的意义?

中国封建社会历史悠久,历代封建统治者都积极采取措施巩固封建统治,影响深远。
材料一:

材料二:

请回答:
(1)图一中人物是谁?他在中国历史上作出的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2)图二中结构图反映的是秦朝首创的哪一制度?从图中可以看出中央政府设置了“三公”,其中分管行政是哪一职位?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实行了哪一行政制度?
(3)为了巩固封建统治,该统治者在经济、文化和思想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当仁不让于师。”“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来材料二 某中学初一(8)班新学期刚刚开学,班中屡次出现乱扔纸屑、破坏公物的现象。为此班委召开紧急会议,但大家意见不统一而争论了起来:
劳动委员:“一定要严厉惩罚,罚值日,实在不行,一次罚5元”
班长:“还是说服教育吧,一次不行就两次,两次不行就三次,相信他们会改的”。
生活委员:“随他们去吧,扔几张废纸而已,无所谓的事,根本不用管”。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是什么?
(2)材料二中劳动委员、班长和生活委员的话分别蕴涵了战国时期哪三家学派的观点?请分别指出。
(3)战国时期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言论,形成的一次蓬蓬勃勃的思想解放运动是什么?这种局面出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后五月而秦孝公卒,太子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商君„„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曰:“莫如商鞅反者!”遂灭商君之家。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三:孝公用…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至强。
——引自李斯《谏逐客书》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历史人物的言论?该言论反映了哪家学派的主张?
(2)材料二中“宗室贵戚多怨望者”说明此次变法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请你说出此次变法中哪一内容直接损害了旧贵族的利益?变法中哪一内容对后世影响深远呢?
(3)根据材料三说说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