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上学只要半小时》,完成小题。
①那年,我来到秦岭一所希望小学支教。
②上第一节课的时候,面对新来的老师,孩子们显得很拘谨。我为了活跃气氛,问道:“同学们,告诉老师,你们来上学都要花多长时间?”
③安静的教室一下沸腾了,孩子们都认真回忆起来,争先恐后报出了自己上学所需的时间:最远的要一小时,最短的也有半小时。
④“好,”我暗想路程并不是太远,微笑着说,“来了就要好好学习!”
⑤那天我一口气为孩子们上了七节课,虽然累得快趴下了,可我还是很开心,因为孩子们很好学,他们明亮清澈的眼睛里充满了对知识的渴望。
⑥放学时,我想,等孩子们一走,学校就冷清了,山里头,除了山还是山,不如趁天色还早,把孩子送回家去,顺便可以家访,摸摸学生的情况。
⑦我问:“刚才谁说自己上学只需要半个小时呢?”
⑧“老师,是我!”一个个子不高的小女孩站了起来。                                                                   
⑨“今天老师送你回家,顺便去你家看看。”我说。
⑩“老师,我……”小女孩话到嘴边又吞了回去,泛红的脸上写着惊慌。
(11)我笑了,安慰小女孩说:“我知道学生都怕老师家访,放心,老师不会说你坏话的!”一句话逗得全班同学都笑了。
(12) 路上,小女孩在前面带路,我问她喜不喜欢读书?她点点头,小声地说喜欢。聊开了,她告诉我,说她回家后还要拔草,喂猪,照顾弟弟。我听了,心里酸酸的,才12岁的小姑娘,却承载了这么多家庭重担。
(13)天色开始暗下来,我不止一次看表,从出发到现在,已经超过一个小时了,她家怎么还没到?我每次问小女孩,她总是小声地说就在前面。
(14)终于,天即将黑了,我很严肃地问小女孩:“你不是说上学只要半个小时吗?现在我们已经走了一个多小时还没到,你怎么能对老师说谎呢?”
(15)她的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小声回答:“我每天是跑着来学校的!”
(16)跑着来的?我感到空气一下子凝固了,我没有想到,山里孩子所说的半个小时是跑着来计算的。
(17)小女孩没有再让我继续送她,而是自己撒腿跑了,一边跑一边喊:“老师,回去吧,你放心,我家就在前面!”
(18)我的眼睛潮湿了,这个斜挎着旧布包奔跑的小女孩单薄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 
小女孩说“上学只要半小时”,你认为她是在说谎吗?为什么?
                                                                                       
在下面两句中任选一句,细细品味语言,注意加点词句。
A. 我每次问小女孩,她总是小声地说就在前面。
                                                                             
文中的小女孩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是个怎样的女孩?请结合原文分析。(一点即可)
                                                                             
“我的眼睛潮湿了,这个斜挎着旧布包奔跑的小女孩单薄的身影,永远定格在我的脑海中……”结合全文说说我此时有怎样的思想感情。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论敬畏之心

①敬畏之心是对世间万物心怀敬重、持以畏惧,并真诚对待的一种态度。一个人有了敬畏之心,胸中就有了目标方向、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就能够时刻自我约束,严格要求自己,不做出格越轨之事。古人云:“【甲】。”有了敬畏之心,遇事就会有所顾忌,三思而行,这样就可避祸趋福,化险为夷。反之,人一旦失去了敬畏之心,往往就会肆无忌惮,无法无天,最终自酿苦果,害人害己。因此,我们做人做事都要有敬畏之心。

②世间万物,都值得我们敬畏。因为有了敬畏,人类社会才会显得和谐有序,我们的生活才会过得幸福美好。我们敬畏生命,就不会冷酷无情、麻木不仁,做出见死不救、草菅人命的事;我们敬畏法律,就不会随心所欲、我行我素,做出违法乱纪的事;我们敬畏道德,就不会出卖良心、丧失人格,做出背信弃义、伤天害理的事;我们敬畏历史,就不会张冠李戴、胡编乱造,做出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事;我们敬畏自然,就不会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做出违背规律、遗祸子孙的事……从这点来讲,敬畏之心就是善良之心、怜悯之心、敬重之心的集中表现。

③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不仅是有信仰的,也是有敬畏之心的。古之智者、圣人、先哲,他们之所以能够超凡脱俗,是因为他们有所畏惧也有所敬仰;而我辈凡夫俗子,只要有了信仰与敬畏之心,就不轻易浮躁也不容易轻狂,内心自然会生养出正气、庄严与崇高。古人说:“【乙】。”畏天就是要顺应天道与自然,凡事不可逆天背道而行;畏地就是要心怀感恩,珍惜我们生存环境中的万物;畏己就是敬畏自己,珍惜生命。孔子曰:“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由此看来,只有常怀敬畏之心,善听圣人遗言教诲的人,方能做到亲君子,远小人。

④老子说过:“【丙】。”是啊,做人做事应该心怀敬畏才能有所敬畏过去,由于我们缺乏对自然的认识,一度违背客观规律,致使部分土地越来越贫瘠、荒芜。而今,我们懂得尊重自然、敬畏自然、保护自然,终于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和谐共生的新路。从福建宁德依靠林采产业摆脱贫困,到浙江湖州“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从新疆阿克苏在昔日亘古荒原上建成一道“绿色长城”,到河北塞罕坝在“黄沙遮天日”的荒漠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些都是我们对自然有了敬畏之心后得到的馈赠。

⑤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这是一代大师的敬畏,也是刻在他墓碑上的至理名言,更是对我们做官做民、做人做事的谆谆告诫。

(原文有删改)

(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文意将下面三句话分别插入文中甲、乙、丙处。(只写序号)

①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②世人必须有三畏﹣﹣畏天、畏地、畏己

③人有祸则心畏恐,心畏恐则行端直,行端直则无忧矣

【甲】  【乙】  【丙】  

(3)选文第④段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4)下面材料能否作为本文的事实论据?为什么?

曾国藩年轻时,曾就读岳麓书院,当时他和某人同居一室。此人偏暴躁,见曾国藩读书桌置于窗户边,便说挡了他案头的光线,曾国藩二话不说就挪走了。曾国藩半夜读书,此人又说打扰了他的睡眠,曾国藩马上改为默读。

(5)请结合文章内容并联系生活实际谈谈如何才能做到有敬畏之心。

阅读下面选文,回答下列各题。

人工“夜明珠”﹣﹣稀土元素钷

①最近你的朋友圈一定被某种“土”刷了屏。没错,它就是稀土!这一直存在于中学地理课本中的概念,最近已经成为热议的“高频词”。作为一种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战略资源,稀土被誉为“超级工业味精”。中国不仅仅是占全球稀土产量超70%的开采大国,更是全球稀土最大的加工厂。钷(pǒ)元素是“万能之土”稀土元素家族成员之一,被誉为人工“夜明珠”。钷元素的性质,使得其在人类生活中大放光彩。

②钷元素( Promethium)的名字来源于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天神普罗米修斯。在希腊神话传说中,众神之王宙斯为了永远统治大地,故意不给人类降火。而英雄的天神普罗米修斯看到人类没有火的生活十分悲惨,便决心违抗宙斯意志,冒着生命危险到太阳神阿波罗那里盗取火种并将其带到人间,给人类带来光明、温暖和安全。稀土元素钷的名字来源,似乎也预示着稀土元素将给人类带来光明和创造活力。

③稀土家族光明之神是如何诞生的?1945年美国橡树岭国立实验室的化学家马林斯基、格伦丁宁和克里尔,从原子反应堆用过的铀燃料中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分离出一种新的化学元素,即元素周期表中的61号元素,随后将这种元素以希腊神话中的英雄天神普罗米修斯的名字命名为钷。钷的发现使当时元素周期表上的空白全部被填满,“失踪元素”全部被找到。

④怎样才能制取钷呢?在核反应堆中用中子轰击钕(nǚ)可以得到钷的同位素。钷的所有同位素半衰期都比较短,所以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自然界中不存在钷。然而,1964年有报道称,芬兰科学家从天然磷灰石中分离出82微克的钷;1965年荷兰的一个磷酸盐工厂在处理磷灰石时发现了钷的痕量成分。所以人们认为作为天然核裂变产物,自然界中也存在极微量的钷,只是这极微量的钷并无提取价值,要生产利用钷,必须采用核反应堆人造元素的办法。

⑤钷的主要应用﹣放射发光。放射发光是指某些物体在放射性同位素的射线作用下产生长时间光辐射的现象。放射发光不产生热量,也叫“冷光”。比起普通的自发光元素,放射发光的优势在于它不需要维护保养即可长期提供微弱照明,例如地下指挥部永久性的发光标志等。因此,它被称为人工“夜明珠”。

⑥选择放射性同位素有三点要求:适当的温度、适当的半衰期和放射性危害小。例如钷147的半衰期为2.6年,是一种只放射β射线的放射性核素,β射线射程短,对人体危害小。因此钷﹣147可用于以下领域:

⑦首先在军事上,用于各种飞机、军舰、坦克、车辆的驾驶室、仪表舱、控制台的仪表刻度和指针以及炮兵用来观察、测地、指挥器材的分划镜、水准器等。其次在航天领域,美国阿波罗登月舱中曾使用了125个钷﹣147原子灯。用钷制成的荧光物还可用于航标灯。另外,在医用上,钜﹣147可用于制造放射性同位素电池:利用钷发出的放射线产生热量,通过热电偶将热能转化为电能;也可以利用放射线作用于荧光物质产生的荧光照射在硅光电池上而产生电能。这类特殊的电池只有纽扣大小,能持续工作5年之久,可作为心脏起搏器电源。最后在农业上,钷﹣147作为纯β放射源是理想的示踪元素。利用其明显的选择性蓄积可研究稀土在农业中应用的环境安全性。

⑧稀土元素的制备与提取的过程是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血泪史。首先,浸出、酸沉等工序产生的大量废水富含氨氦、重金属等污染物,严重污染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其次,稀土开采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性非常大。再次,稀土采选产生的废渣占用大量的土地,其中所含的重金属或有害元素在雨水冲洗作用下进入河流或地下水体,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态环境。

⑨稀土价格曾经历过传奇性的飙涨,在2011年某些稀土元素的价格竟然增长了30多倍,利益驱使一些不法分子无视稀土元素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疯狂地盗采稀土资源。所以只有我们伸出双手共同保护稀土资源,才能让这小小的萤火之光照亮中国、照亮全世界!

(选自《中国科普博览》,略有改动)

(1)选文第②~⑦段主要从        四个方面依次进行说明。

(2)分析选文标题的作用。

(3)选文第⑦段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4)选文第③段中的加点词语“当时”不能删掉,为什么?

钷的发现使当时元素周期表上的空白全部被填满“失踪元素”全部被找到。

(5)下列说法中与选文内容不符的一项是  

A.之所以采用核反应堆人造元素的方法生产利用钷,是因为自然界存在的钷极微量并无提取价值。

B.中国不仅仅是占全球稀土产量达70%的开采大国,更是全球稀土最大的加工厂。

C.不需要维护保养即可长期提供微弱照明是放射发光的优势。

D.稀土开采对环境和植被的破坏性非常大,其产生的废渣占用了大量的土地。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旧屋里的宝物

黄静远

①旧屋的外围已经拉起了警戒线,一阵阵机器轰鸣的巨响,刨机、挖机、铲车等开始张牙舞爪地撕扯着旧屋沧桑的面容。

②她行色匆匆、风尘仆仆地拖着行李箱赶来,满面倦容。远远地望见警戒线里尘土飞扬,暗自懊恼来迟。

③于是加快脚步,向旧屋飞奔而去。

④她从人群中挤出,赶到拆迁现场指挥长面前,焦虑急迫地恳求道:“您好!非常抱歉,由于飞机误点,我来晚了。我家旧屋里还落下了几件很重要的东西,恳请你们暫停施工,让我进屋取下吧!”

⑤指挥长干脆地拒绝道:“那可不行,上面规定了时间,我们可耽误不得!

⑥四周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有人道:“指挥长同志,让人家姑娘进去吧!说不定人家落下的是啥价值连堿的宝贝呢,到时候弄不好还要找你们索赔呢!”

⑦话音刚落,人群中响起一片戏谑的哄笑,继而有人起哄道:“说得对啊,指不定是祖传的宝物呢。”

⑧“停下工吧,让人家姑娘进屋去找找也好。

⑨“这栋老屋有上百年的历史,听说原先还是民国时期大户人家的宅子,没想到如今也……唉……”一位白须老者捋须感叹。

⑩一些原本欲散去的人,听到老者的话顿时来了精神,个个像待宰的鹅似的仲长脖子翘首以盼。

⑪无奈之下,指挥长只好挥挥手,示意停工,同意她进屋。

⑫门虚掩着,并未关上。她轻轻一推,走了进去。

⑬旧屋里空荡荡的,墙角停放着一辆款式老旧、手工焊接的童车,漆红交错着锈色,那锈迹已然是时光沉淀的印记。依稀还可以听见从厨房里传来“咕噜咕噜”煮东西的声音。国外留学五年,她第一次回到这个旧屋。

⑭厨房门口放着一张竹编的老式摇篮。竹条早已褪去了当年的青涩,被岁月打磨成光滑润泽的棕红色外表,留下了时间的韵味。摇篮里摊着一床手工缝制的小被子,红底碎花的被面也有些陈旧。

⑮她走到厨房门口,思绪瞬间飘飞到从前……

⑯父亲忙碌的身影微佝,切菜的动作也有些迟缓,还时不时用左食指顶下已滑到鼻尖上的眼镜。后面跟着的那个“小不点”,身高不及他的腰部,正扯着他的皮带,哭闹着不让他做饭,要他陪着玩。他一面安抚着那个“小不点”,一面照应着灶台上的炉火。

她转头望向窗外,暖冬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填满了旧屋子的每一处角落。她推开窗,闭上眼,将和煦的日光拥抱入怀。隐约间,她听见楼下传来小女孩“咯咯”的笑声……

⑱“来追我,快来追我呀……”,扎着羊角辨的“小不点”双脚快速地蹬着爸爸为她手工打造的童车,犹如脚踏风火轮般的神气。两只小手握着的小车龙头“吱呀吱呀”地左右摇晃着,链条随着转动也发出涩涩的响声。夕阳下的红光映着一身红衣的“小不点”,羊角辫上的红绸在风中肆意飞扬,发夹上亮晶晶的水钻装饰随着“小不点”渐行渐远,不断变换着角度,在阳光下折射出令人目眩的光……光影变幻让他头晕目眩。“扑通”一声响,一路小跑在童车后面的他摔倒在地,破碎的镜片深深地扎进了他的颕角……

⑲她的视线逐渐模糊。“啪嗒”一声,眼泪滴在相册封面上,溅起一朵小水花。那两个身影已然消失不见,化作旧照片里的缩影。旧照片里,他额头上的疤痕依然清晰。

⑳“屋里的人赶紧出来啊,我们要开工了。”屋外传来不耐烦的催促。

㉑她猛然一惊,旧屋即将不复存在。而她能带走的除了眼前这些旧物便只剩了满腔的思绪回忆……

㉒她双手吃力地搬着旧竹床,走出旧屋,走向人群。旧竹床里静静地躺着那辆散架的旧童车和那一帧帧发黄的旧照片。

㉓人群中唏嘘声四起,等着一睹宝物的众人愕然。

(选自《小小说月刊》,略有改动)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2)结合具体语境,请从环境描写的角度赏析选文第①段画线的句子。

她转头望向窗外,暖冬的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填满了旧屋子的每处角落。她推开窗,闭上眼,将和煦的日光拥抱入怀。

(3)下面A、B两句中哪句的表达效果更好?说明理由。

A.她双手搬着旧竹床,走出旧屋,走向人群。

B.她双手吃力地搬着旧竹床,走出旧屋,走向人群。

(4)选文第⑩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5)文中围观者心中的宝物和“她”心中的宝物有什么不同?试结合文章内容揣摩“宝物”的含义。

(6)每个人心中都有弥足珍贵的东西那么你心中的“宝物”是什么?试说明理由。

非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刊登在2018年5月18日《舟嘉日报》上的文本,回答下列各题。

  

舟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现有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65个,现面向社会公开招租,相关情况及要求如下:

一、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基本情况

舟嘉市公共自行车服务有限公司拥有的位于舟嘉市区范围内共65个公共自行车服务亭,其中银亭6个,普通亭59个。每个银亭室内可使用面积8m2,广告面积3m2.每个普通亭室内使用面积3m2,弧形广告面积2.38m2.其中1个银亭和11个普通亭,每天6:30﹣22:00由服务人员工作使用。

二、招租标的情况

标段

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

租赁期限

挂牌价(元/年)

竞价保证金(元)

备注

一标

65个

3年

69800

20000

服务亭租赁费第二年起每年在上一年的基础上递增5%

三、租金支付方式和签约时间

租金每一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后10日内支付,以后每期租金需在下一个租期开始前15天内支付,逾期一个月不交付,出租方有权终止合同。履约保证金2万元在签约前支付,租赁到期时结清相关费用后退还,不计息。

四、竞租对象

1.投标公司营业执照注册资金不低于10万元;

2.招标单位须依法依规经营。

五、报名和竞租时间、地址

1.报名时间:2018年5月18日到2018年5月31日(节假日除外);

2.竞租时间:2018年6月1日15时开始。

六、联系方式

1.现场咨询电话:0573﹣83850005,联系人:潘先生。

2.报名咨询电话:0573﹣82512026,联系人:李先生。

七、详细情况及具体要求以挂牌文件为准

舟嘉市资源要素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2018年5月18日

(1)下列最适合作为这个文本标题的一项是  

A.公共自行车网点公告。

B.公共自行车服务亭招租。

C.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海报。

D.公共自行车网点服务亭招租公告。

(2)下列对文本内容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招标成功的公司只能使用53个服务亭。

B.三年租金共计209400元,再加履约保证金2万元。

C.租金可每年支付一次,首期租金在签约前10日内支付。

D.小标题“竞租对象”表意不明,应为“竞租对象条件”。

(3)仔细阅读文本,你觉得文中还遗漏哪些必备的信息?请补写出来。

(4)某公司竞标成功,如果你是该公司经办人,签约前一天需做好哪些工作?

文学作品阅读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关于桥的事

小镇的布局,像一头猛犸象的化石。以老街为脊椎,两侧深深浅浅的巷子是肋骨,四家大工厂是四肢:国二厂、造船厂、服装厂、粮机厂。道路向北延伸,隐没于田野中,像一条意犹未尽的尾巴。两根长长的象牙,一条指向小学,一条指向中学。

“化石”之外,是无穷无尽的稻田。我总是记不得那些村庄的名字,孔巷、邵村、薛家、南圩、车塘、香花桥、和尚浜……在我看来都是一样的,无非是稻浪中有几间房子聚拢在一起,好像小小的岛。

邻居小哥哥带我去探险,两个人在稻田里迷了路。一不小心,我的一只鞋陷进泥里。小哥哥无奈,只好背着我走。

太阳西沉,四野苍茫,我的肚子饿了,但并不害怕,风里有粮食的味道,稻田的气息让人安心。远处几缕炊烟升起,田埂上出现了几个小黑点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是着急的爸妈一路寻来。那年我六岁。

如今我站在车流滚滚的路边,企图辨认当年探险的路线,哪里崴了脚,哪里掉了鞋,哪里踩到一条死蛇,哪里捉到一只硕大的蚂蚱。记忆没了参照物,像掌中的麻雀找不到着力点,扑腾着翅膀,飞不起来。

只有那条小河还在。

小河名叫夏驾河,河上有一座通济桥,建于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桥洞是完美的半圆形。我出生那天,奶奶从桥顶扔下一个皮球。这是小镇的习俗,球有多大,男孩的胆。子。就有多大。儿时的我顽劣不羁,四处撒野闯祸﹣﹣不知奶奶有没有后悔过,早知如此,丢个乒乓球就够了。

桥头曾有一座小小的庙,元大德六年(1302年)始建,明天顺四年(1460年)重修,歇山式屋顶,飞檐斗拱,内供泥塑的龙王爷,乡下人唤作龙王庙。老人们津津乐道于一个传说:小镇曾连年大旱,庄稼颗粒无收,汾水龙王七太子私自降雨,却因触犯天规被斩为七段。从前小镇的舞龙叫“断龙”,由七截龙身组成,纪念那位倒霉的龙王七太子。夏驾河流经龙王庙,汇入吴淞江。吴淞江蜿蜒东去,流入上海后,换了个更响亮的名字﹣﹣苏州河。

奶奶扔下的皮球,几时能到外白渡桥?

在我读初中时,桥拆了。

拆桥是为了走船﹣﹣桥洞太低,大船开不过去,走船是为了运水泥和黄沙,运水泥和黄沙是为了修路,修路是为了致富。那时人们憋足了劲要致富,谁阻碍了致富,谁就是罪人。

拆桥花了整整一个月。潜水员分批沉入水底,拔掉打入淤泥的木桩,然后安放炸药。东边两百米处,新建了一座水泥大桥。

我生了一场大病,病好了,捣蛋劲也没了。原本胡天野地的熊孩子,渐渐长成拘谨内向的少年。大人很欣慰,夸我懂事了。只有奶奶忧心忡忡,她说,这孩子的胆。子。丢了。

我站在河边,河水黏稠,漂浮着垃圾和水草。水里也没有船。路修好了,也就不需要船了。

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

我向河岸望去,过去生长稻米和油菜的田野,如今长出了连绵的高楼。如果对比二十年前后的照片,你会发现,对岸升起了一个钢筋水泥的星球。那里是小镇的拆迁房集中地,失去土地的农民陆续搬到这里。前年大涨一波后,此地房价破万。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种地能赚几个钱?

不仅是农田在消失,农民也在消失。农家子弟或是读书,或是打工,以各种方式离开土地。几代农民的梦想,是当个城里人。

对土地来说,一代人死去,像收割一茬庄稼一样自然。人类自命自己的实践活动不凡,在土地面前不值一提。土地只记得两件事:几万年前,这里长出野草;几千年前,这里长出庄稼。这是江南最好的水田,生长《红楼梦》里的“绿畦香稻粳米”。今天,这里生长产值和效益。

我常常想起那座桥。当我想起桥的时候,后来的时间就消失了。

后来我才知道,在我二十岁生日那天,奶奶去了夏驾河边。龙王庙毁于四十年前。奶奶对着庙的位置,点起两支半斤重的香烛,献上猪头和米糕。奶奶虔诚地跪倒,祈求龙王爷开恩,找回她孙子的胆子。

(选自《文汇报》2018年2月26日有删改作者路明)

(1)阅读文本,揣摩文中“胆子”的含义。

(2)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内的问题。

①那座桥,清代的桥,满月的桥,永远地消失了。(此句改为“那座桥消失了”行吗?为什么?)

②开发商欢天喜地盖楼,农民欢天喜地拆迁。(句中“欢天喜地”连用两次有何用意?)

(3)有人认为,本文题为“关于桥的事”,但主要写了稻田、土地、船只、龙王庙、小镇拆迁等与桥无关的内容,不太妥当。你是如何认识的?请你运用散文知识简要阐述。

(4)作家王彬说,散文无非是一种包孕情感的文学自述而已。本文作者想通过“桥的事”诉说些什么?写出你的感悟思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