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
不是所有的鸟都能飞越太平洋,而有一种小鸟却能飞越,它需要的仅是一小截树枝。它把树枝衔在嘴里,累了,就把那截树枝扔在水面上,然后落在树枝上休息;饿了,它就站在树枝上捕鱼;困了,它就站在树枝上睡觉。就这样小鸟越过了太平洋。
其实对每个人来说,在生活中都有自己的“那截树枝”,那么,什么是我们心底的“那截树枝”呢?是追求?是自信?是责任?是习惯?是信任?还是……
阅读上面的文字后,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
作文。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那件事我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写一篇记叙文,要写出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不得抄袭; ③文章不少于600字;
题二: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倪萍的新作《姥姥语录》中有这样两句话:
①“自己不倒,啥都能过去;自己倒了,谁也扶不起你。”
②“哪儿的肉皮都好撕开,就是脸皮不好撕。撕一块儿你试试?这一辈子脸上都有块疤。”
要求选择其中一句话,自定立意,自拟标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14作文。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写一篇作文。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考生姓名。
题一:请以“告别”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叙事清楚,结构完整。②内容充实,感情真实。③恰当运用描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④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乌龟和兔子又一次赛跑结束了,结果是,兔子没有重蹈第一次赛跑的覆辙。它为自 己正了名 ,成了真正的运动健将。乌龟有些失落,它的“龟蜜”成了兔子的粉丝。现在它真正清闲了 ,没事只好给它的孩子们讲它在路经的山林河谷的见闻。后来很多人都来听它讲故事了,乌龟成了远近有名的“故事大王”。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②不少于600字。
作文
生活中,总会碰上形形色色的人,总会发生各种各样的事。某一天或者某一刻,一个细微的动作、一句温馨的话语、一次意外的相遇都会在不经意间荡起你心中的涟漪,激起你生命的震撼。那可能是一种温暖绵软的感觉,你可能会舌尖甜甜,嘴角翘翘,忍不住,想笑;也可能是一种略微潮湿的感觉,伴着一丝酸涩或刺痛,难以自抑地,想哭。那正是生命拔节的声音,你长大了!
请以“那一刻,我长大了”或“倾听生命拔节的声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将题目抄写在作文格的第一行。
②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言之有物。
③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④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姓名。
作文。50分
请以“游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必须写游记;③要有自己的体验和感悟,不得抄袭;④不少于55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写作展示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完成写作任务。
题一:素质教育要求提升人们的综合素质,我们不能只从课本上、课堂上学知识,而应该从生活中、社会中广泛的学习知识,应该思考学什么,怎么学的问题。
陶行知在创办晓庄师范学院时,即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教育”的观点,我们应该从社会中、生活中学习知识,从自然生活中学习(一草一木等),从社会万象(一人一事等)中学习,从人生百态(喜怒哀乐等)中学习,我们应该走近自然,师法自然;走进社会,认识社会;观察生活,感悟生活。
在你的成长历程中,无论是学习中,生活中还是社会中,你学习到了什么,请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写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题目:中学习
题二:同学们,初中生活现已在你面前展开,你的感受怎样?从小学跨进中学,你所面临的一切都新的:新的环境、新的学校、新的教室、新的老师、新的同学、新的课本、新的课堂、新的学习方式。请以“新的”为题,请就以上8个方面,选取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补全题目,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