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参与总结与分析:

【仪器认识】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a (1) ,b (2) ;装置C的名称: (3)
【反应原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5)  
【制取装置】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6)  ,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7)  装置,收满的现象是  (8)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9)    (10)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11)  (简述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比较B、C装置,C装置在制取气体时,明显的优点是  (12)  
【数据分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最终收集到0.3mol氧气。

①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的质量。  (13)
②图中P点处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 (14)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可燃气体的验纯 纯碱的制取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  

(2)t2℃时,要使一定质量的乙固体快速溶解在一定质量的水中,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

(3)P点表示t3℃时甲物质溶液的某种状态,若使其由该状态变成甲物质曲线上某点的状态,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一种)。

(4)t3℃时,将等质量的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2℃,关于所得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①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②所含溶剂质量相等 ③所含溶质质量不相等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1)下列符号能表示2个原子的是  (填序号)。

①2N   ②2CO ③Mg2+ S O 3 - 2

(2)如图是碳酸钠溶液与氢氧化钙溶液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该反应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反应的微观本质是  

中国的许多用具独具一格,既表现了中华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风俗,又为世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作出了贡献,其中典型的有被誉为“文房四宝”的笔、墨、纸、砚。

(1)制作毛笔“笔毫”的原料之一是白羊毛,生活中可用  法将其与合成纤维区分开。

(2)古代文人用墨作的字画可以保存至今而不褪色的原因是  

(3)砚台是“文房四宝”之首,以石砚居多。制作石砚的过程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小青按如图所示操作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回答问题

(1)图E是稀释浓硫酸的操作示意图,甲烧杯中的物质应是  

(2)小青观察到图C中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认为氢氧化钠与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3)小楚想用紫色石蕊溶液、氧化铜粉末、碳酸钠溶液、氯化钡溶液进一步确定反应后的无色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我国每年报废的手机超过1亿部.废旧手机的电路板中含有铝、铁、铜、银、金等多种金属,随意丢弃既会造成资源浪费,也会污染土壤和水体.化学兴趣小组为回收其中的铜,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

已知:Cu+H2O2+H2SO4═CuSO4+2H2O;不考虑金、银发生类似反应.

(1)将电路板粉碎成粉末的目的是  

(2)步骤①所得滤液中的溶质除硫酸外,还有  

(3)步骤②中的实验现象是:固体部分溶解,  

(4)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