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学们已经学习了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请你参与总结与分析:
【仪器认识】装置A中仪器的名称:a (1) ,b (2) ;装置C的名称: (3)
【反应原理】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
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 (5) 。
【制取装置】用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6) ,若收集较纯净的氧气最好选用 (7) 装置,收满的现象是 (8) 。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气体,可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9) 或 (10) ,
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满的方法是 (11) (简述实验操作、现象、结论)。
比较B、C装置,C装置在制取气体时,明显的优点是 (12) 。
【数据分析】实验小组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反应过程中混合物的质量变化如图所示。完全反应后最终收集到0.3mol氧气。
①请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原混合物中含氯酸钾的质量。 (13)
②图中P点处试管内的固体物质有 (14)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装置。请据图回答:
(1)写出仪器①的名称。收集某气体只能用E装置,由此推测该气体具有的性质是
;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装置组合是(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实验室制得的CO2气体常含有HCl和水蒸气。为了制得纯净、干燥的CO2气体,除杂装置的导管按气流方向连接顺序是(填序号)。
A.a![]() ![]() ![]() |
B.b![]() ![]() ![]() |
C.c![]() ![]() ![]() |
D.d![]() ![]() ![]() |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O2、CO2实验室制法和有关性质的研究。
(1)写出下列编号仪器的名称:①②。
(2)甲同学用稀盐酸和大理石在B装置中反应,观察到烧杯中紫色石蕊试液(填现象)
(3)乙同学要用KMnO4固体来制取O2,应选用上图中的(填编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甲同学还对收集到的气体进行检验,请写出操作与现象。
通过一年的化学学习,你已经掌握了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些规律,以下是老师提供的一些实验装置,请你结合下图回答问题:
(1)写出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
(2)选择装置组合来制备和收集氧气(填字母编号)。
(3)已知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将收集满氨气的集气瓶倒扣在滴有无色酚酞的水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4)加热氯化铵与氢氧化钠的固体混合物制取氨气,应选择的反应发生装置是。
如图所示为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请分析回答:
(1)实验开始时,合理的操作顺序是(选填“A”或“B”);
A.先加热,再通氢气 B.先通氢气,再加热
(2)在实验过程中看到的现象是黑色氧化铜变成红色的物质,同时试管口有水珠出现,说明氢气具有性。
【10新疆17】.某学习小组在探究“从空气中制取氮气”时,提出以下实验方案:
空气→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除去氧气→氮气
(1)除去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在甲装置的A中所装溶液是。
(2)除去氧气:他们分别收集一瓶(1)中得到的气体,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小红选用红磷,小明选用木炭。他们俩中有一位同学选用的药品不合理,理由是。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其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你认为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是(任写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