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的实验报告所列出的下列数据中合理的是
A.用10mL量筒量取7.13mL稀盐酸 |
B.用托盘天平称量25.20g NaCl |
C.用广泛pH试纸测得某溶液的pH为2.3 |
D.用25mL滴定管做中和滴定时,用去某浓度的碱溶液21.70mL |
甲、乙、丙、丁均为中学化学常见的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反应条件及其它产物已略去).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若甲是AlCl3溶液,则丁可能是NaOH溶液 |
B.若甲是Fe,则丁可能是Cl2 |
C.若丁是CO2,则甲可能为Mg |
D.若丁是O2,则乙、丙的相对分子质量可能相差16 |
根据下图海水综合利用的工业流程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提纯是物理过程,过程②通过氧化还原反应可产生2种单质 |
B.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Fe3+等杂质,加入的药品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
C.在过程③中将MgCl2·6H2O灼烧即可制得无水MgCl2 |
D.在过程④、⑥反应中每氧化0.2 mol Br-需消耗0.1mol Cl2 |
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后,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
①金属钠投入到FeCl3溶液中
②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
③过量NaOH溶液和明矾溶液混合
④NaAlO2溶液和NaHCO3溶液混合
A.只有①② | B.只有④ |
C.只有③④ | D.只有①②④ |
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体积相同且过量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比较,相等的是( )
①铜片消耗完所需时间
②反应中氧化剂得到电子的总数
③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同温、同压)
④反应后溶液中铜离子浓度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②③ |
关于下列各实验装置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装置①可用于分离C2H5OH和H2O的混合物 |
B.装置②可用于将海带灼烧成灰 |
C.装置③可用于除去氯气中的HCl |
D.装置④可用于实验室制取N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