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问题。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这首词的“词眼”是什么?对应直接写心绪的是哪一句?
有人认为这首词最绝妙的是末句,你同意这种看法吗?为什么?
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解释加点的词语。
次北固山下(次:)
风正一帆悬(悬:)下列对诗句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
B.这是一首五言律诗。诗的颔联对仗工整,这是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
C.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脍炙人口,请你写出其大意。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小题。
天净沙秋思
——————,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划横线处应填的一句话是——————。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
阅读下面的古诗, 然后回答问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的沙堤。诗人绕湖而行,对沿途景物展开了描写。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有早莺、新燕、、,突出了环境和季节特征。
对这首诗理解不当的一句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的是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风光的喜爱。 |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动词,勾画和渲染了一幅早莺争树,新燕啄泥的动态画面。 |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茵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不禁发出“最爱的赞叹” |
阅读《过故人庄》(孟浩然),完成第7题。(3分)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诗中“”一句,将室内外景象联系起来。这首诗表达了作者
思想感情。
阅读《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回答文后问题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陆游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夜阑卧听风吹雨"一句语意双关,应怎样理解?
"铁马冰河"进入了诗人的梦境,这说明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