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鹤林玉露》 (节选)             
胡澹庵①见杨龟山②,龟山举两肘示之,曰:“吾此肘不离案三十年,然后于道③有进。”张无垢④谪横浦,寓城西宝界寺。其寝室有短窗,每日昧爽⑤,辄执书立窗下,就明而读,如是者十四年。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前辈为学勤苦如此。然龟山盖少年事,无垢乃晚年,尤难也。(选自《鹤林玉露》)
注释:①胡澹庵:北宋官员。②杨龟山:即杨时,北宋学者,晚年隐居龟山,人称龟山先生。他四十岁时还“程门立雪”,向大学者程颐求教。③张无垢:即张九成,南宋官员,自号无垢居士,因触犯秦桧而被降职。④昧爽:拂晓,黎明。⑤洎(jì):到。⑥趺(fū):脚背,这里指脚。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张无垢横浦滕子京守巴陵郡 B.城西宝界寺逆旅,主人日再食
C.明而读自是指物作诗立 D.如者十四年以人多以书假余

用三条||线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3分)
洎北归窗下石上双趺之迹隐然至今犹存
你从胡澹庵和杨龟山身上得到了什么启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乙]凡八百里,始得灵壁张氏之园于汴之阳。其外修竹森然以高,乔木蓊然以深,其中因汴之余浸,以为陂池;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蒲苇莲芡,有江湖之思;椅桐桧柏,有山林之气;奇花美草,有京洛之态;华堂厦屋,有吴蜀之巧。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果蔬可以饱邻里,鱼鳌笋茹可以馈四方之客。(节选自苏轼《灵璧张氏园亭记》)
[注释]①灵壁:即今安徽灵壁县。张氏之园:为宋仁宗时殿中丞张次立的庄园。汴(biàn):汴水。②余浸:支流。③岩阜:假山。④芡(qiàn):水生植物。⑤富:丰饶的物产。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
(1)饮少辄醉辄:_____(2)醉翁之不在酒意:___________
(3)佳木而繁阴秀:____________(4)云归而岩穴暝暝:_________
细读[甲]文第二段文字,各用一个词语概括醉翁亭春秋二季景色的特点。
春季:_______________秋季: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文作者一以“乐”字为主线,在一、二两段中描绘了早晚及四季美景,从全文来看,你觉得作者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将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取山之怪石,以为岩阜
其深可以隐,其富可以养。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回答问题。
王安石在相位,子妇之亲萧氏子至京师,因谒公,公约之饭。翌日,萧氏子盛服而往,意为公必盛馔。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又久之,方命坐。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酒三行,初供胡饼两枚,次供猪脔数四,顷即供饭,傍置菜羹而已。萧氏子颇骄纵,不复下箸,惟啖胡饼中间少许,留其四傍,公取自食之。其人愧甚而退。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日过午,觉饥甚而不敢去。
②果蔬皆不具,其人已心怪之。

阅读《陈涉世家》语段,回答问题。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攻陈,陈守令皆不在,独守丞与战谯门中。弗胜,守丞死,乃入据陈。数日,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伐无道,诛暴秦,复立楚国之社稷,功宜为王。”陈涉乃立为王,号为张楚。当此时,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
哪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2分) ( )

A.诈称公子扶苏、项燕
见渔人,大惊,问所从来
B.天下唱不足
外人道也
C.广故数言
从民
D.为佣耕

猛浪
下面哪一句中的加点词与“尉果广”中加点词活用方法相同?( ) (2分)

A.渔人甚 B.将军身被执锐
C.卒中往往语,皆目陈胜 D.乃书帛曰

陈胜、吴广的一番话为什么会使众人心甘情愿跟着他们一起谋反? (2分)
陈胜、吴广“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的效果从哪两个方面得到了证明?(2分)

【甲】 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借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蕲下,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
【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 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
[注释]①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殷通。②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③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④睨:斜眼看。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①吴广爱人 至陈
③使公及桓楚④桓楚在泽中
下列句子中加点字“之”的意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

A.令辱 B.皆下 C.此亦天亡秦时也 D.独籍知

翻译句子。
① 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译文:
② 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译文:
从上述两个语段中,可以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

鲁施氏与孟氏
①鲁施氏有二子,其一好学,其一好兵。好学者以术干①齐侯;齐侯纳之,以为诸公子之傅。好兵者之楚,以法干楚王;王说之,以为军正②。禄富其家,爵其亲。
②施氏之邻人孟氏,同有二子,所业亦同,而窘于贫。羡施氏之有,因从请进趋之方。二子以实告孟氏。孟氏之一子之秦,以术干秦王。秦王曰:“当今诸侯力争,所务兵食而已。若用仁义治吾国,是灭亡之道。”遂宫而放之。其一子之卫,以法干卫侯。卫侯曰:‘吾弱国也,而摄③乎大国之间。大国吾之,小国吾抚之,是求安之道。若赖兵权,灭亡可待矣。若全而归之,适于他国,为吾之患不轻矣。”遂刖④之,而还诸鲁。
③既,孟氏之父子叩胸而施氏。施氏曰:“凡得时者昌,失时者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注】①干:谒见。②军正:军中的执法官。③摄:夹处,夹迫。④刖(yuè):古代刑名,即砍掉双脚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爵其亲 荣:②大国吾之事:
③既反:④孟氏之父子叩胸而施氏 让:
下列句中的“之”与“好兵者之楚”中的“之”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辍耕之垄上
C.而摄乎大国之间 D.马之千里者

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所业亦同,而窘于贫。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子道与吾同,而功与吾异,失时者也,非行之谬也。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本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