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
①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②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③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④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⑤“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朱自清《春》节选)
第①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钻”改成“长”行吗?为什么?
本文对春天的描写,就如一幅幅美丽的图画,请你概括第④⑤段为“           图”和
           图”。
第⑤段的描写非常全面而立体,分别从哪些角度进行描写的?

科目 语文   题型 现代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20 分)
以柔克刚的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抗震智慧思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举世闻名的太极拳就是这种思想的直接产物,而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
与西方砖石结构建筑的“以刚克刚”不同,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在抵抗地震冲击力时,采用的是“以柔克刚”的思维,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其目标是以最小的代价,将强大的自然破坏力消减到最小程度。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 9 级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
中华民族自文明伊始就睿智地选择了木材等有机材料作为结构主材,发展形成了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柔性的框架体系。我国木结构技术的发展,若仅从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算起,迄今至少已有近7000年的历史。这次汶川 4 大地震中,许多文物建筑的墙体均不同程度的受损,但主体结构仍未倒塌,就是这种柔性框架结构抗震能力的表现。
斗拱是中国古代建筑抗震的一位重要战士,在地震时它像汽车的减震器一样起着变形消能的作用。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 大大提高了整个结构的安全性。历史上,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 比如山西大同的华严寺,在没有斗拱的低等级附属建筑被破坏殆尽的情况下,带斗拱的主要殿堂仍能幸存,充分说明了斗拱对抗震的贡献。
此外,传统建筑中大量使用的榫卯技术,成为抗震的又一个关键。榫卯是极为精巧的发明,我们的祖先早在7000年前就开始使用。这种不用钉子的构件连接方式,使得中国传统的木结构成为超越了当代建筑排架、框架或者刚架的特殊柔性结构体, 不但可以承受较大的 荷载,而且允许产生一定的变形,在地震荷载下通过变形吸收一定的地震能量,减小结构的地震响应。
山西应县木塔是中国古代传统建筑杰出抗震能力的集中代表。这座木塔是当今世界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竣工于1056年,处于大同盆地地震带上。木塔建成 200 多年即遭受大震,余震连续7天,木塔附近的房屋全部倒塌,而木塔岿然不动;在此后的近千年中,木塔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整座木塔表现出结构、技术与艺术形象的高度和谐。在近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能建造出如此庄严美丽而坚固耐久的建筑, 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构学的研究已经相当深入,而且对地震的破坏机理已有了相当的了解,抗震经验已积累到了很高的水平,既令人惊奇,更令人自豪。
阅读全文,简要概括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是如何“以柔克刚”的。
文章举应县木塔这个例子的作用是什么?(3 分)
读下面两个句子,回答句子后括号内的问题。
①“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抗震防震的方法堪称‘建筑版太极拳’”(划线的词语在表达上有什么作用?3 分)
② “当今建筑设计以抵御 9 级地震为目标,而我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基本上能达到这个要求。(句中“基本上”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 ”
右图为古代劳动人民创造,适于山区道路的以榫卯连接的路石,请你用一段说明性文字介绍其构成的方式和特点。(4分)【小提示】榫卯(sǔnmǎo),榫头和卯眼。榫头插入卯眼,可以使器物部件牢固连接。
下列选项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传统的木结构建筑通过种种巧妙的措施能抵御 9 级地震的冲击力。
B.我国木结构技术采用的柔性框架体系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持续时间最长、技术成熟度最高的结构体系。
C.中国古代很多带斗拱的建筑都能抵御强烈地震,其原理就是各种水平构件连接起来的斗拱群能够形成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刚盘”,按照“能者多劳”的原则把地震力传递给有抗震能力的柱子。
D.山西应县木塔建在地震带上,经历了多次大地震的考验而安然无恙,是世界上 现存最高的木结构建筑,它充分显示出当时的匠人对数学、力学、材料学、结 构学研究的深入。

阅读下文,完成下面题目。 (20 分)
最美丽的本能
有这样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两个感人至深的故事,使我坚信母爱是一种本能,而且 是世间最美丽的本能。
一个故事是原版外文书籍上刊载的: 在美国阿拉斯加州的一个小镇, 一位老猎人为了捕捉到一匹母狼,与其周旋了半月之久,但终未成功。这匹母狼也明显地感觉到了来自猎枪的威胁,每与老猎人相遇或是嗅到他的气息,就远远地逃遁。这天黎明,猎人听见院外有凄凉而并不尖厉的狼嚎声,他推开院门时大吃一惊,那匹母狼竟然就端坐在他的院门旁。猎人迅 速拿枪、瞄准,但他却没有扣动扳机—---他发现母狼并未扑上来,也未逃窜,而是颤抖着身子, 双目里满含哀求地注视着他。母狼身下的积雪已化开了好一阵子了……猎人慢慢将枪口朝向地面。母狼似乎领悟到他已心有所动,这才站起身来,向前走去,边走边扭头示意猎人跟着她。见措人持枪跑步跟上来,母狼也奔跑起来,而且渐渐地加快了速度……跑出五六里 地,猎人听见了凄厉的哀嚎,随即看见一头幼狼正在他昨天布下的套夹上挣扎。哦,原来是 这样!那匹母狼为了救出幼狼,为了向他这方圆数公里内惟一的“人类”求救,竟不顾面对猎枪的生命危险,求到了猎户门上。可以想象得出,那只母狼在院外的雪地里蹲了那么久而 没有做声,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分激烈的 “思想斗争” 的, 但母爱最终战胜了对死亡的恐惧,她向猎人发出了求救的哀鸣……老猎人的双眼湿润了, 他解开套夹放开了幼狼, 并在幼狼受 伤的前腿涂上自己随身携带的创药。母狼爱怜地将幼狼满拥入怀,目光中竟少了许多狡诈、贪婪和凶残,更多了几许□□ 和□□。见猎人并无伤害它们母子俩的意图,母狼又感激地望了猎人几眼, 叼起幼狼消失在茫茫雪野之中……这位老猎人从此挂了枪,投奔远在洛杉矶 。狼群中无外乎是狼崽、狼母、狼父,从工作的儿子去了。这位老猎人说:那以后,我对他们下不了手……
还有一件事是我亲历的:1999 年 11 月的一个拂晓,闻报市郊出了一起特大交通事故, 便立即前往采访,并和交警、医护人员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一辆从成都开往南充的客车在距南充市区十余公里处出了车祸,从数十米高的悬崖上摔了下去,车身已被摔得严重变形:初步勘验表明,全车二十余人无一幸免。突然,从客车内的尸体堆里传出一个婴儿的孱弱的哭声。扒开尸体,原来是一个不足一岁的婴儿正躺在一位已经死去的年轻妇女怀里啼哭。这位妇女后来被证实是这个婴儿的母亲,当时她的双手呈拱拢状紧紧地将婴儿护在怀里。为抱出孩子,民警和医护人员费了好大的劲才将她已有些僵硬的手臂掰开。这是一趟夜班车,可以想象,一车人在路上颠摇了好几个小时,在车祸发生时绝大多数人都还在梦里,也许是谁的惊叫惊醒了这位年轻的母亲,在下坠的过程中,母爱的本能使她不是受求生本领的驱使双手抱头,而是用两条柔弱的胳膊和她温厚的胸脯构筑了一个安全的襁褓。在了解到这个事实后,我感动得双眼已被泪水迷蒙了视线, 看不清自己在采访本上写的是些什么了……生死之 间,凸现出多么崇高的母爱啊!
“鸦有反哺之恩,羊有跪乳之德”。我们所有的为人子者,又该怎样来理解母亲、尊重母亲、深爱母亲,以生命的激情、真情和虔诚来回报这世间最为美丽的本能母爱呢?
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认为“最美丽的本能”指的是什么?(3 分)
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文中两个故事的大意。(4 分)
根据上下文的内容,在文中方格处填入恰当的词语,这两个词语是□□和□□。 (2 分)
结合语境,在文中横线上写上一句话。(限15字以内,3分)
文中说母狼向猎人求救时“内心是曾经有过十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请你展 开想象,写出母狼激烈的“思想斗争”的内容。(4分)
文章结尾说:“为人子者,又该怎样来理解母亲、尊重母亲、深爱母亲,以生命的 激情、真情和虔诚来回报这世间最为美丽的本能母爱呢?”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应该怎 样回答这一问题?请将你的思考写在下面。

阅读《为别人鼓掌》,完成答题。
为别人鼓掌
 骏马虽千里,耕田不如牛;耕牛虽勤奋,看家不如狗。一个人只要用一种健康的心态来看待别人,就会发现,周围的人都有值得学习和借鉴的长处。因此,我们要乐意把掌声送给别人。
为别人鼓掌,不是刻意抬高别人、贬低自己,更不是吹牛拍马、阿谀奉承,而是恰到好处地对别人进行肯定。要做到这一点,最重要的是要有正常的心态,否则就不能正确看待别人的成绩。发现新大陆的航海家哥伦布回国后,就受到一伙人的公然挑衅:只要条件允许,任何人去航海、去寻找,最终都能找到新大陆。这些挑衅者自己不能成功,还不能容忍别人成功。
如果不能及时调整心态,这种小肚鸡肠很可能会发展到害人害己的地步。周瑜虽年轻挂 帅,意气风发,却因诸葛亮的精彩表现而自惭,责怪上天“既生瑜何生亮”,终因气量狭小而自夭;庞涓贵为魏国大元帅,屡立奇功,却因妒孙膑之才,设下阴谋诡计以膑刑加害于他。孙膑任齐国军师后,所向无敌的庞涓终于落得个兵败身亡的下场。
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在我们的成长时期,成功人士的经历往往是我们前进的动力,他们的成功会正确指引我们,在无形之中帮助我们。当我们走向成功时,更要学会为别人鼓掌;为别人鼓掌,也会获得别人的喝彩。
              (选自《中国教育报》,有删改)
文章开头画线的句子在文中形象地说明了什么?(2分)
第2段中“为别人鼓掌”的含义是什么?“为别人鼓掌”的关键在哪里?(4分)
第3段中作者列举周瑜和庞涓这两个事例说明了什么道理?(3分)
文末说“为别人鼓掌,也是在给自己的生命加油”,你怎样理解这句话?

阅读《小品建筑》,完成答题。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有删改)
①[日晷(g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20个字),再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0个字),最后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15 个宇)
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
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阅读《遥远的岛》,完成答题。
遥远的岛
(芬兰)别卡宁
  在天气晴朗的日子,辽阔的水面上可以清清楚楚地看到一座孤独的小岛。打从汉奈斯和别卡记事的时候起,他们就一直对那个岛怀着永不减退的兴趣。岛上密密层层长着一片茂密的、异常高大的松林,小岛因而宛若一束绝妙的花束,插在一望无垠的大海花瓶里。它从早到晚一直沐浴在阳光之中。当太阳的巨轮在东方天际刚一露头,转瞬间,阳光就已经在爱抚小岛上那些参天大树的树梢了;而当红日西沉的时候,它又仿佛依依惜别,用熊熊燃烧着的余晖把那些树染得红艳艳的。风和暴雨在小岛上比在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加猖獗。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风暴大作时,海浪撞击着岸边的岩石,浪花四溅,几乎一直飞上松树梢头。风在浓密的树冠间狂暴、凶狠地猖狂肆虐。阴雨的时候,小岛仿佛裹在一片灰蒙蒙的雾幕里,看起来神秘得像是一个谜。秋天,树林被红红黄黄的斑点装扮得绚烂多彩。渐渐地,树叶都落光了,小岛上挺拔俊秀的松树却依然像往常一样,在秋日浪花飞溅的寒波上巍然耸立着,朝气蓬勃,郁郁葱葱,青翠欲滴。而冬天,当大海冰封,雪为万物盖上一层白毡的时候,小岛就穿上一身冰霜的盛装,宛如披上豪华的王袍,上面缀满了千百万颗灿烂发光的钻石,变幻莫测,异彩纷呈。
  他们竭力探听小岛上的情况,常常向父亲提出一连串无穷无尽的问题,然而得到的却只是一些很简短的回答。小岛实在是太没有价值了,怎么能引起一个成年男人的兴趣呢?
  不过孩子们从远处用自己的眼睛眺望着小岛,他们绝不能相信,它是像父亲所断言的那样索然无味。他们从前就已发现,世界上有不少事物,它们的美不能打动父亲的心。
  孩子们的思想里片刻也忘不了这个小岛,直到有一天他们觉得:他们简直是非到那儿去一趟不可了——这是不足为奇的。
  不过怎么去呢?路很远,父亲极其严格地禁止孩子们用船,他们也不敢违抗他的命令。那么怎么办呢?因为要到那个小岛,只能从海上去——坐船或者是从冰上走过去。这么说,没有任何别的办法了——得等到冬天。
这期待已久的日子、实现理想的日子终于来到了。
两个孩子用因急不可耐而发抖的手拿出了滑雪板,偷偷地上路了,他们的心在战栗。一月的寒风冷彻骨髓,刺痛他们的面颊,使他们感到像火烧似的。遥远的太阳的寒光照得人眼花,可是毫无暖意。滑雪板滑得很顺利,孩子们看到前面就是在寒冷的闪光中变化万千的目的地,于是越来越鼓足劲头,继续向前滑去。他们所有的念头、所有的思想都集中到了那个奇迹的岛上,而随着每一次挥动滑雪杖,它离他们就越来越近了。
  他们曾那样日夜梦想的奇遇,令人头晕目眩的童话中的奇遇,当他们的脚踏上小岛的一瞬间,这一切就都要实现了!所有他们读过的童话,所有他们梦想过的奇迹,千千万万的童话和奇迹,今天一定都会成为现实。他们的嘴笑得闭不拢,向太阳和灿烂发光的雪面冰凌微笑着,他们忘记了世界上的一切,只除了一点:今天是他们的节日,滑雪板正带着他们向遥远的小岛飞驰。
  当太阳的最后一束光线在遥远的小岛上逐渐熄灭的时候,孩子们回来了。他们回来的时候十分疲倦,神情严肃。虽然在深红色的夕照中,岛上寒冷的闪光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耀眼夺目,但他们不再眺望了,因为他们已经知道了真实情况,赤裸裸的、阴郁而令人痛苦的真实: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原来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遍地砾石,遍地都是暴风雨遗留下来的痕迹。那儿只有普通的泥土和石头,最常见的石头和泥土——和他们的脚每天踩着的泥土完全一样,甚至还要差一些,更加粗糙,更加贫瘠。岛上的树林里也是一些最普通的树木,最常见的松树,高大的褐色的树干耸立在乱石之间,生着弯曲的、被暴风雨折断的树枝。
  不,他们再也不想那个小岛了。无论是今天,还是旁的日子——永远,纵令生活突然变得千百倍阴郁、枯燥无味和毫无意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他们伤心地痛哭,不能回答自己,为什么他们这么难过,为什么睡梦不肯来临。
从全文看,标题“遥远的岛”指代哪些内容?
赏析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不管风从哪边吹来,无依无靠的小岛总是怀着快乐的轻信态度迎接它。
品味下面这个句子的含义。
这天晚上,他们躲在自己的床上悄悄地哭了,背着父母,甚至互相隐瞒着。
文章第1段说遥远的神话般的小岛“变幻莫测,异彩纷呈”,第9段又说小岛“只不过是一片不成样子的可怜的荒野”。这样写是否矛盾?为什么?
你从两个小孩的故事中获得了哪些启示?(写出一点即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