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 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坡底河流”----哈尼人的这种“四度同构”良性农业生态系统和独特的梯田文化景观,对其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
B.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净化地表径流、防止地震、滑坡等作用 |
C.村寨位于山腰,水源充足洁净且冬暖夏凉,适宜居住 |
D.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 |
受经济利益的驱使当地咖啡种植面积快速增长,水田播种面积大大缩小(咖啡种植比水稻需水量小,排水条件好),你认为大规模的咖啡种植对当地地理环境影响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减弱,河流的含沙量降低 | B.当地气候变得更加湿润 |
C.河流水位的季节变化增大 | D.生物多样性增多 |
当代人的发展不能损害后代人生存发展的基础,应给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良好的生存发展环境。这种观念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发展观念 | B.环境观念 | C.公平观念 | D.权利观念 |
关于“可持续发展”含义的理解,正确的是
A.可以维持经济不间断地发展 |
B.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
C.可继续进行社会再生产 |
D.人类活动不影响环境,以免将来环境危害人类发展 |
人类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矛盾最尖锐的时期是
A.自然经济时期 | B.采猎文明时期 |
C.农业文明时期 | D.工业文明时期 |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生物污染等各类污染,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环境要素 | B.地理空间 |
C.环境问题的性质 | D.生产类型 |
下列环境问题的表现,主要属于生态破坏的是
A.工业废水使河湖水质下降 | B.酸雨腐蚀建筑物 |
C.放射性物质泄漏 | D.土地荒漠化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