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
| B.图中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落差可能为250米 |
| C.丙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
| D.乙地位于丙地下游 |
乙、丙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为4千米,该图比例尺是
|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 | B.1:100000 |
| C.1:200000 | D.![]() |
读“区位因素构成示意图”,回答36——38题。
若a、b、c分别代表农业区位因素的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因素,则图示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商品谷物农业 | B.乳畜业 |
| C.水稻种植业 | D.原始迁移农业 |
若a、b、c分别代表工业区位因素中的原料、能源和市场,则图示工业部门
| A.炼铝工业 | B.制糖工业 |
| C.航天工业 | D.服装加工业 |
若该图表示城市中心商务区的区位因素构成,则a代表的是
| A.市场 | B.交通 | C.教育水平 | D.环境状况 |
读某城市规划图,回答33——35题。
图例中的四个字母分别代表四种城市功能用地。下列字母与城市功能用地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a—居住用地 |
| B.b—工业用地 |
| C.c—绿化用地 |
D.d—农业用地![]() ![]() |
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地区分别是不同级别的中心地。其中,级别最高的是
| A.① | B.② |
| C.③ | D.④ |
①、②、③、④点,地租高低的比较,正确的是
| A.①>②>④ | B.④>③,③>① | C.①>④>② | D.③<②,④>① |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1——32题。
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与P分别为生产力水平高、低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
| B.P′为环境承载力 |
| C.P为环境承载力 |
| D.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是相同的 |
图中反映了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
|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
| C.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生活质量越高,最佳人口规模越大 |
| D.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该铁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据此回答28——30题。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雨量充沛 | B.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
| C.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青藏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三江源地区 | B.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
| C.藏北高原和昆化山南麓 |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
“青藏铁路”的规划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
|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
|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
右图表示四类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26——27题。
影响③类货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 B.市场 | C.原料 | D.劳动力 |
四类货物所对应的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好的是
| A.①对应的运输方式 |
| B.②对应的运输方式 |
| C.③对应的运输方式 |
| D.④对应的运输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