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以下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处地形部位的名称是山脊 |
B.图中海拔最高处和最低处落差可能为250米 |
C.丙地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
D.乙地位于丙地下游 |
乙、丙两村图上距离为2厘米,实地距离为4千米,该图比例尺是
A.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20千米 | B.1:100000 |
C.1:200000 | D.![]() |
读合肥的城市热岛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热岛效应形成了市、郊之间的热岛环流,称为城市风系,在近地面的风又称为乡村风。M地乡村风的风向是()
A.东南风 | B.东北风 | C.西北风 | D.西南风 |
能正确表示N地近地面在垂直方向上等温面与等压面关系的图示是()
ABCD
读“北半球近地面风向”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箭头表示风向的是
A.a | B.b |
C.c | D.d |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
A.a | B.b |
C.c | D.d |
只改变风的方向,不改变风的速率的力是
A.a | B.b |
C.c | D.d |
读“甲、乙两地等压面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下列四幅热力环流示意图,与上图所示气压分布状态相符的是()
A. | B. | C. | D. |
关于等压面分布示意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处为上升气流 | B.甲处可能为阴雨天气 |
C.乙处为上升气流 | D.乙处肯定天气晴好 |
图中四点气压值高低分布正确的是
A.甲>乙>①>② | B.乙>甲>①>② |
C.甲>乙>②>① | D.乙>甲>②>① |
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是
A.地转偏向力 | B.空气的上升或下沉 |
C.气压差异 | D.地区间的冷热不均 |
下图是“近地面(虚线)和大气上界(实线)太阳辐射波长分布”示意图。读图分析回答下列各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主要是
A.紫外线 | B.可见光 |
C.红外线 | D.X射线 |
晴朗的天空呈蔚蓝色是因为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 |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 | 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作用 |
夏季多云时,白天气温不会太高的主要原因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增强 | B.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增强 |
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散射作用增强 | D.太阳辐射无法穿过云层 |
图示阴影部分A表示
A.大气对紫外线的削弱 | B.大气对红外线的削弱 |
C.大气对可见光的削弱 | D.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 |
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烃,并向大气排放,破坏臭氧层,则会使
A.A部分增大 | B.A部分缩小 |
C.B部分增大 | D.C部分缩小 |
读“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图,回答下列各题。干洁空气中体积比例最大的是
A.氮(N2) | B.氧(O2) |
C.氩(Ar) | D.二氧化碳(CO2) |
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是
A.氮(N2) | B.氧(O2) |
C.氩(Ar) | D.二氧化碳(CO2) |
低层大气中除干洁空气外,主要还有
A.臭氧(O3) | B.氨气(NH3) |
C.甲烷(CH4) | D.水汽和杂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