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回答以下问题。
图中所表达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是
| A.洪涝灾害 | B.全球变暖 |
| C.酸雨 | D.臭氧层破坏 |
引起该环境问题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过度开采矿产资源 | B.过度排放酸性气体 |
| C.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 D.大量使用矿物燃料 |
该环境问题对地球自然环境产生的影响有
| A.全球各纬度河流径流量增加 |
| B.全球热带雨林的面积缩小 |
| C.全球极端天气出现频率增加 |
| D.全球火山地震进入频发期 |
读图,完成(1)~(2)题。
景观示意图
(1)下列各地物种最丰富的是( )
A.① B.④ C.⑤ D.⑥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俄罗斯国土面积很大,所以物种较丰富
B.刚果(金)位于刚果盆地中,是热带雨林气候,所以物种较丰富
C.中国人口很多,所以物种较丰富
D.美国经济十分发达,所以物种较丰富
生物多样性不包括( )
| A.遗传多样性 |
| B.物种多样性 |
| C.生态环境多样性 |
| D.生态系统多样性 |
读下面两幅我国局部区域示意图,完成(1)~(2)题。 
(1)两地区在区域发展中,面临的共同生态环境问题是
A.森林破坏
B.土壤侵蚀
C.草地退化
D.生物多样性锐减
(2)针对上述生态环境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中,提高生态环境效益的最好做法是
A.大力推广生活用煤
B.营造速生薪炭林
C.进行炉灶革新技术
D.大力推广沼气池建设
关于南方低山丘陵区发展立体农业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 A.丘陵山区面积比例大 |
| B.可耕地面积大,林牧业开发只是为了增加农民收入 |
| C.有利于改善环境和建立良性生态系统 |
| D.有利于发挥丘陵山区土地资源潜力 |
读我国36°N附近1950年、1954年土地利用状况图,完成(1)~(3)题。 
(1)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
(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 ②河流含沙量大 ③酸雨
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D.①②
(3)针对可能出现的问题,下列行为中合理并可行的是
A.停止工交建设和兴建住宅
B.将林地开垦为耕地,以弥补道路占地
C.尽量少占耕地,并在道路两旁和住宅周围植树造林
D.将住宅用地移至滩涂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