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地球上生命存在无关的因素是
| A.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 | B.日地距离适中,地表温度适宜 |
| C.地球自西向东绕日公转 | D.地球附近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 |
读东亚部分地区示意图,完成4—5题。
甲、乙、丙三地气候特征的差异最明显的表现是
①气温年较差大小②年降水量多少
③夏季风风向和影响时间长短④高温期与多雨期是否一致
| A.①② | B.③④ |
| C.①③ | D.②④ |
日本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8度纬线基本吻合,中国一月0℃等温线与北纬33度纬线
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一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 B.日本南北温差大 |
|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
读世界部分地区图,图中阴影为地面季风的地理分布区,据此完成1—3题。 
1月,图中A地盛行
| A.东南季风 | B.西南季风 |
| C.东北季风 | D.西北季风 |
关于B地季风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夏季风性质暖热.干燥 |
| B.冬季风成因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 |
| C.夏季风来得迟.退得早易产生洪涝灾害 |
| D.冬季风势力弱于夏季风 |
当C地盛行西北季风时
| A.A地高温多雨 | B.正值1月份左右 |
| C.C地形成高压中心 | D.B地寒冷干燥 |
该图是我国中纬度地区某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夏至日这一天,对旗杆影子的观测示意图,图中甲、乙、丙分别表示旗杆某个时刻的日影长度,其中乙、丙为此日的最长影子,甲与乙的夹角和甲与丙的夹角相等。据此回答23-25题
甲处影子所指示的方向是
| A.正南 | B.正北 | C.正东 | D.正西 |
旗杆的影子为甲时,北京时间为12时40分,此地的经度为
| A.120°E | B.0° | C.110°E | D.130°E |
若该地昼长为14时40分,乙影子出现的时间(地方时)为
| A.4:40 | B.19:20 | C.18 | D.6 |
古诗云:“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据此回答21~22题从地理学角度看,它描述的是
| A.从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 | B.垂直地带性的地域分异 |
| C.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 | D.从平原到高原的地域分异 |
从“塞北”到“江南”的自然景观差异,产生的基础是
| A.光照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牵一发而动全身”可以用来说明地理环境的什么特征
| A.物质性 | B.运动性 | C.差异性 | D.整体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