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海峡西岸经济区以福建为主体,面对台湾,邻近港澳,北承沪宁杭工业区,南接珠三角工业区,西连内陆,腹地宽广,辐射范围大。
材料二  下面四图分别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示意图(甲),福建省全年大风天数分布示意图(乙),某区域图(丙),福建省城市、交通线的分布图(丁)。


材料三
台湾20世纪90年代与21世纪初部分出口产品对比表(单位:百万美元)

 
20世纪90年代
21世纪初
出口值
比重(%)
出口值
比重(%)
总计
85 091.3
100
144 179.5
100
纺织品
12 039.4
14.15
11877.5
8.24
鞋帽伞羽毛品
3 335.8
3.92
605.1
0.42
玩具运动品
2 816.1
3.31
1 728.9
1.20
基本金属制品
7 133.1
8.38
14 330.3
9.94
机械电机设备
33 474.7
39.34
75 352.3
52.26

(1)简述材料二中区域水系的主要特征。(2分)
(2)简述福建省城市和交通线的分布特点。(6分)
(3)福建省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          。福建省风力分布的主要特点是            。为了防止大风危害,可采取的生物措施是              。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缓解供电紧张状况的主要途径有           。(8分)
(4)请依据表格信息,说明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出口贸易出现的变化和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区域的含义 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 不同地质年代的成矿规律和生物演化简史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材料,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与其他行星相比较,地球的条件是非常优越的。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加上自转周期(1天)与公转周期 (1年)适当,使得全球能够接收到适量的太阳光热。整个地球近地面平均温度约为15 ℃,适于万物生长,而且能够使水在大范围内保持液态,形成水圈。而水星和金星离太阳太近,接受到的太阳辐射能量分别为地球的6.7倍和1.9倍,表面平均温度可达350 ℃和480 ℃;木星、土星距太阳又太远,所获得的太阳辐射的能量仅为地球的4%和1%,表面平均温度分别是-150 ℃和-180 ℃;更远的两颗行星的表面平均温度则都在-200 ℃以下,环境条件十分严劣。
(1)生命存在应具有________~________℃之间的温度,这是液态水存在的温度范围。
(2)为什么水星、金星表面温度很高,而天王星、海王星表面温度很低?温度过高或过低对生命形成、发展有什么影响?
(3)从材料中看,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优越条件是__________。
(4)想一想,如果自转周期与公转周期过长,对生命活动会产生什么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9年9月14日中国第四个航天发射场——海南航天发射场在海南省文昌市开始动工建设。文昌市位于海南省东北部,地处东经108°21′至东经111°03′,北纬19°20′至北纬20°10′之间,东、南、北三面临海。海南航天发射场是中国在低纬度滨海地区建设的首个航天发射场。下图为我国西昌和文昌卫星发射场地理位置分布比较图。

(1)试分析西昌航天发射场的优越条件。
(2)结合材料二中的信息,说明我国在海南省文昌市选址建设航天发射场的理由。
(3)试分析我国在海南建设发射场的重要意义。

读银河系简图和地球公转二分二至日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共包含有______________级天体系统,其中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
(2)在ABCD四个位置中,淮阴昼夜长短变化最快是在________位置,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图是北纬30°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B两处河谷有何区别?原因是什么?
(2)C处典型的流水地貌是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析图示地区2009年与1949年农业用地的明显变化及对地貌带来什么影响?
(4)从图示聚落分布看,该地区聚落分布特点是________,原因是什么?

热力环流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认识其形成原理是掌握其他大气运动的基础,某教师为使学生更加直观、深刻地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进行了下面的实验。请结合实验报告,完成下列问题。(18分)

实验报告
实验用材:一小堆纸、火柴、铁板。
实验步骤:(1)在室外安全、无风的地方,放置一块铁板,在铁板上放置一小堆纸,并用火柴点燃。
(2)注意观察纸片和灰烬显示出的空气流动路线。
实验现象:纸片和灰烬从火堆上升,在空中流向四周,再从四周下沉,然后又进入火堆。
实验结论:通过本实验,可以证明由于地面的冷热不均而形成了空气的环流运动,即热力环流。


(1)在下面图中用线条和箭头画出该实验中的纸片和灰烬的运动过程。

由此总结出的热力环流形成过程是热量差→________→同一水平面上的________→大气________→热力环流。
(2)若下图中的虚线表示不同高度上纸屑点燃前的等压面,则用实线表示出纸屑点燃后的变化。

由此得出气压高低与等压面弯曲之间的关系规律是:低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高压处等压面________弯曲。
(3)上图中纸屑点燃后一段时间,A、B、C、D四处中,气压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由此可总结出不同海拔高度上气压分布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
(4)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现象都利用了热力环流原理,能说出一个生活实例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