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20分)加强文化建设,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3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推进文化创意和设计服务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在2014年5月举行的第十届深圳文博会参展项目中,“文化+科技”、“文化+旅游”等代表着文化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新业态项目占比达70%。其中,文化和科技融合性产业的成交额达1182.88亿元,文化与旅游相结合产业成交额达230.48亿元。
材料二:2014年4月11日,中宣部、山东省委在山东省曲阜市召开推广善行义举榜现场会,学习贯彻《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和中央领导同志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借助善行义举榜加强先进模范人物学习宣传的经验做法,部署安排推广善行义举榜有关工作。会议强调,善行义举榜是中国传统教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弘扬人间真善美、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很好平台,是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的有效抓手。(注:“善行义举榜”采用量化记录方式去记录广大普通百姓的道德状况,它实际上是一个个平民百姓的道德档案。)
(1)依据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分析国家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的合理性。
(2)结合材料一,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说明应如何推进文化产业与科技、旅游融合发展。
(3)简述材料二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
在浩瀚的文化海洋中,有一片以家庭为核心的碧湾,这就是家庭文化。当我们进入不同的家庭,常常会感受到不同的氛围和风格,这种独特的气息,就来自家庭文化。
(1)蒙古人爱骑马,将“马文化”深深印入了家庭文化之中,维吾尔族人喜爱歌唱舞蹈,家庭中自然少不了歌舞。然而,春节又是汉族和绝大部分少数民族的共同节日,每个家庭都很重视……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家庭文化中这种异同现象产生的原因。
(2)“书香门第”“文艺世家”是我们常听到的词语,已经形成的家庭文化传统,总会对家庭成员产生这样那样的不同影响。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们应如何辩证看待家庭文化对人的影响?
2007年法国人民运动联盟主席萨科齐以53%的支持率,战胜社会党候选人罗亚尔赢得大选胜利,当选新一任法国总统。2008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主要是民主党和共和党的角逐,民主党人奥巴马当选美国第四十四任总统。
(1)美法两国的政体和政党制度分别是什么?
(2)以美法两国为例,简要说明国体和政体的关系?
材料一:广东GDP与居民收入增长比较
材料二:广东地区劳动者报酬占GDP比重
材料三:2002~2006年广东省消费率情况(左图)
注:消费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据世界银行数据,1990年代以来,最终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世界平均稳定在77%~79%。2006年广东消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是37%,全国是39.2%。
(1)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分别反映了广东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什么问题?
(2)材料一、材料二与材料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广东省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的重要意义。
材料一:广东省GDP由2002年的13502亿元增加到2007年突破3万亿元,五年年均增长14.5%,占全国GDP的比重由1/9提高到1/8,折合美元将超过台湾地区。这是广东在1998年GDP超过新加坡、2003年超过香港之后,又朝着赶超“亚洲四小龙”迈出了坚实一步。
材料二: 2007年12月25日 至26日,中共广东省委十届二次全会召开。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在讲话中表示,争当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排头兵,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他就此提出三个方面的要求。第一,克服自满情绪,增强忧患意识。第二,克服狭隘视野,树立世界眼光。第三,克服“以物为本”,坚持以人为本。
请根据《生活与哲学》的相关哲理,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为什么广东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还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忧患意识?
2009年4月18日,温家宝总理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发表主旨演讲时指出:针对国际金融危机造成对中国的外部需求的急剧减少,中国要把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放在全面扩大国内需求上,努力保持投资较快增长和刺激消费,着力调整内需外需结构,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使中国经济向更加均衡的发展方式转变。
结合材料,分析我国要加快形成内需为主和积极利用外需共同拉动经济增长格局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