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3日人民网载文指出,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开启了新一轮改革大幕,绘就了“五位一体”改革的壮丽图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一项重要政治责任,应当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主题是深化改革。深化改革就是要啃硬骨头,这就需要“变”。“不变”就是坚守原则。正如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改革开放的成功实践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经验,必须长期坚持。
结合材料,运用运动和静止的辩证关系原理,说明落实三中全会精神为什么应把握好“变”与“不变”的关系。
材料一 在美国,除邮政、电力和铁路外,其他经济部门都是私营的,国有经济仅占国民经济的2%左右。私营企业拥有充分的自主权,其合法行为外人和国家都无权干涉,但美国每年都有大批企业破产,劳动者不断地从原来的工作岗位转移出来谋求重新就业。
材料二 改革开放后,我国公有制企业改革用工制度,非公有制经济迅速崛起,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但我国人口总量和劳动力总量都比较大,城镇每年新增就业人数达900多万;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就业形势仍然严峻。
结合材料,说明美国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对我国当前解决就业问题的启示。
2013年年初,国务院批转《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要求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调加强国企高管薪酬管理。8月15日至10月31日,国资委启动国资系统薪酬大调查,从单一工资管理向全面薪酬管控转变,新增“隐性福利收入”调查,直面国企薪酬领域症结。专家认为,这轮调查不仅是对国企自身制度的规范,更重要的是对收入分配改革有积极意义。
请运用凯恩斯边际消费递减理论说明我国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对扩大内需的影响。
材料一 李嘉图认为资本家组织生产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利润。当每个人都可以随意使用资本时,他自然会寻找那种最有利的行业。李嘉图说:在没有政府的干预时,农业、商业和制造业最为繁荣,需要国家做的全部事情就是避免一切干预。
材料二 近年,不断出现的食品安全事件,已经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2013年5月3日,“两高”联合出台法律解释,要求对食品安全犯罪案件从严量刑,显示政府对食品安全问题挥动了法律重拳。同时,各地围绕着“掺假羊肉卷”的调查不断升级,亦显示了国内食品安全流转环节上的严峻现实。
材料一反映了李嘉图的什么观点?面对材料二所反映的问题,假如李嘉图在世,他认为政府应如何作为?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收入分配理论是李嘉图经济学说的中心,他很重视收入的分配问题,提出了相对工资和实际工资的概念。中共也很重视分配公平问题,十八大报告指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结合李嘉图的收入分配理论,说明我国如何“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材料一 “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也有外媒评论说,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地带有传统的厚重外衣,而现代的通俗理解稍显困难;中国的“贵和”思想中国人人人都能理解,却缺乏国际化的生动诠释,其他民族在理解上总存在隔膜;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停留于思想层面,而缺少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普通民众的身体力行的生动表达。“贵和”思想需要得到今天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材料二 “贵和”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始终坚持扩大战略共识,增强战略互信,积极参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创新角度,谈谈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推崇“贵和”思想、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