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率定变法
之令。
——司马迁《史记》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请回答:
(1)材料一中 “卫鞅”指谁?“孝公”是哪个诸侯国的国君?材料一中卫鞅所言属于哪一学派的理论?这一学派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谁?
(2)材料一和材料二之间有何必然的联系?材料二中“秦王”指谁?“扫六合”指什么事件?这一事件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图:“大跃进”时的壁画

回答:
(1)上图反映的是什么历史现象?这种现象发生在什么运动时期?
(2)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3)请你谈一谈这段历史给我们留下哪些教训?

阅读下列两则材料:
材料一:《中国与印度、美国钢和电产量比较》: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1950年产量)
美国(1950年产量)
钢产量(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人均)
2.76千瓦时
10.9千瓦时
2994千瓦时

材料二:鞍山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等一大批基本建设项目建成并投入生产。我国有了自己的汽车、飞机、重型机器和精密仪器等制造业。……
请回答:
分析材料一,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
材料二中这些成就是哪一历史时期取得的?你认为当时为什么能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

读下图回答问题:

上图会议在何时何地召开?
这次会议上制定的宪法是什么性质的?有什么意义?

图是矗立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的人民英雄纪念碑。

纪念碑的基座镶嵌着八块汉白玉浮雕,主题分别是:
①“五四”运动、②武昌起义、③金田起义④南昌
起义⑤虎门销烟⑥抗日游击战⑦百万大军胜利渡长江
⑧“五卅”运动。浮雕高2米,宽2─6.4米,总长40.68米,
共雕刻有170多个人物,形象、概括地表现了从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成立这百余年间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
请回答:
(1)请你将八块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生后顺序把它们的序号重新排列。
(2)请你用最简短的语言分别为介绍八块浮雕所表现的历史事件的概况。

第十九条十一、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动员五分之四以上之出席,出席员四分之三以上之可决弹劾之。
第二十二条参议院议决事件,咨由临时大总统公布施行。
第二十三条临时大总统对于参议院议决事件,如否认时,得于咨达后十日内,声明理由,咨院覆议。但参议院对于覆议事件,如有到会参议员三分之二以上仍执前议时,仍照第二十二条办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读一读,说一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怎样来限制临时大总统的权力的?它与封建君主专制有什么不同?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