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当你走进一家破落的织布店,两三部织布机映入眼帘,如同废物一般被冷落在角落。你问这般光景是何原因?店里的老母亲说得可怜:女儿们因为织布机不方便,离家到工厂去赚钱。”
——流行于英国十九世纪初期的歌曲
材料二:过去以天为单位,现在以分钟、秒计算;……火车还教会人们守时,准时准点成了现代生活的准则,人们开始要随身带上一块表,时间概念是一个全新的概念。
——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材料三: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
国家名称 |
英国 |
德国 |
美国 |
法国 |
在工业产品数量上所占的位次 |
3 |
2 |
1 |
4 |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 |
1 |
4 |
5 |
2 |
材料四:一战损失统计
死亡人数 |
受伤人数 |
经济损失 |
1000万人 |
2000万 |
3400亿美元 |
请回答:
(1)材料一中这家织布店的没落是受到了哪一事件的冲击? 这一事件中最具标志性的发明有什么意义?
(2)材料二中交通工具的革新对当时人们的生活有何影响?
(3)材料三反映了当时主要帝国主义国家存在什么矛盾?由此最终演变的结果是什么?
(4)材料四表格中的数据说明什么问题?对我们有何警示?
世界近现代史上,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大国之间博弈较量,左右着历史发展的进程,影响着世界格局的演进。阅读下列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总的来看,两次世界大战的原因,都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矛盾和运行故障造成的……当关税战、倾销战、货币战和伴随商业角逐的外交战仍不足以达到预期目的时,个别国家很可能不惜军事冒险,因此战争不可避免。
——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下》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两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材料二: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部队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怯懦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罗斯福在美国国会的演讲
(2)材料二中罗斯福所说的“遗臭万年的日子”发生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个重要的历史事件。这一历史事件的名称是什么?为了尽快打败法西斯国家,1944至1945年,美国参与、采取了哪些重要的反法西斯行动?(至少两例)
材料三:2015年3月,德国总理默克尔访日期间表示,德国之所以在战后能够重新屹立于国际舞台,是因为它敢于正视自己在二战中所犯下的罪行,从而获得邻国的尊重和谅解。……日本从战争结束的那天起,就一直不承认自己的失败,一直在掩盖、修饰自己的罪恶,愚弄国民、推卸责任,把侵略战争说成是“自存自卫和亚洲和平”的战争,把亚洲殖民化说成是“大东亚共荣”。自安倍第二次执政以来,通过压制舆论、挟裹国会等手段,大力推动扩军备战的“新安保法制”。不难看出,日本政府已经打算彻底放开自卫队的手脚。
(3)根据材料三说明现在的德国和日本对二战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你怎么看待日本安倍政府的行为?
名人信件和日记能够反映时代风貌,下列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美苏两国在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方面的探索和调整。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不久,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专门给他写了一封信,在信中他对罗斯福说:“您已经成为各国力求在现行制度范围内运用明智试验以纠正我们社会弊病的人们的委托人。”
材料二 1935年,法国文学大师罗曼·罗兰应邀访问苏联,后来他写信给斯大林说:“我看到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整个国家在布尔什维克领导下跟千百种障碍做不断的斗争,在英勇而秩序井然的高潮中,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
——以上材料摘编自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解说词
(1)材料一中的“明智试验”是指美国历史上哪次著名改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此项改革与以往的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相比有何显著特征?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角度说明20世纪30年代苏联“正在建设一个新世界”取得了怎样的成就?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美苏两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建设对20世纪40年代的国际形势产生了怎样的积极影响?
(1)仔细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相应的方框内。
A.此处发生的战役开辟了打击德国法西斯的第二战场
B.此处召开了协调盟国行动的重要国际会议,划分了战后世界的势力范围
(2)仔细观察图片指出二战后期德国面临的战争形势是怎样的?
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国家或地区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方框内。
A.法国收回的地区:阿尔萨斯和洛林 B.德国承认独立的国家:奥地利
近代中国,国共两党在历史的舞台上尽显风流,在分合中书写着厚重的历史篇章。
(1)请说出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性事件。
(2)国共两党彼此放下恩怨,实现第二次合作的根本出发点是什么?
(3)请分别说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抗日的主战场。
(4)国共两次合作中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