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1919年,中国作为“一战”的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然而,英、美、法、日等国操纵的巴黎和会竟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侵略权利交给日本,这种强权政治激怒了中国人民,引发了中国的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请回答:
(1)材料中的中国爱国运动指的是什么?概述其性质和意义?
(2)中国在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说明了什么?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认真看图,然后回答问题:图一:《马关条约》签订,图二: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1)图一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2点原因,4分)
(2)图二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哪次战争?这次战争中国战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说出3点原因,6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图为瓦特和他发明的蒸汽机。

材料二:到1825年英国的生铁已经超过法俄美德四国的产量总和,到1840年英国商船吨位居世界第一;工业生产总值占世界总额的47%,商品出口总额占世界贸易总额的21%,英国半数以上的工业品销往国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
材料三:煤的大规模开采的使用,在提供动力以推动工厂的开办和蒸汽机的运转,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又释放出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和其他有害物质.18世纪伦敦上空出现烟雾现象,造成植物枯死。晾晒的衣服变黑,即使白天也需要人工照明,甚至还造成许多居民患病或死亡。
(1)材料一中出现的机器是什么?它把人们带进什么时代?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
(3)材料三表明英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什么问题?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应吸取什么经验教训?(只要选择你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二条: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的权利······第十七条:“财产时神圣不可侵略的,任何人的财产不得受到剥夺”。
─引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它或者将全部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将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1858年林肯演说
(1)材料一出自英、法、美三国资产阶级革命中哪一部杰出的历史文献?请你写出这一时期与之类似的另外两部历史文献?
(2)资产阶级革命后,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那么法国、美国建立的政治体制是什么?
(3)阅读材料二,写出在林肯演说后不久美国历史上发生了什么重大的历史事件?并分析该事件对美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学以致用,解决问题
材料一 1921年春天,苏俄发生大面积灾荒,3000多万老百姓挣扎在饥饿的边缘……然而,这个政策引起农民不满,一些富农甚至拿起武器。
——《大国崛起》
材料二(积极危机)千百万人只能象牲畜那样生活,才免于死亡。宾夕法尼亚州的乡下人吃草根、蒲公英……
(1)材料一中的“这个政策”是什么?为挽救材料一中的危机,苏俄政府采取什么措施?这一措施有何特点?
(2)列宁逝世后,斯大林领导苏联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形成了斯大林模式。这一模式的弊端给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留下哪些启示?
(3)面对材料二中的危机,美国政府采取了什么政策?在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重大作用是什么?
(4)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回答,你有什么认识?

问题探究题(12分)
19世纪中后期的日本,曾和中国一样,有相同的经历以及相同的命运,但是日本很快崛起为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近期,日本加紧对钓鱼岛的争夺、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炒作我国东海防空识别区等等,都表明日本右翼势力在膨胀,军国主义在复活。
(1)19世纪中后期日本的崛起和近期复活的军国主义都与哪次改革有关?
(2)在这次改革中,日本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两方面有哪些改变?
(3)中国该如何应对日本的军国主义复活?
(4)日本古代史上还有一次改革,这两次改革产生的共同影响是什么?日本的这两次改革,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