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井冈山)周围各县的农民,因为受过大革命的影响,觉悟程度较高。地势险要,出产丰富,群众条件好,这就是建立根据地的条件。
--罗荣桓《回忆井冈山斗争时期》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东省委书记习促勋提出:"利用临近港、澳的有利条件,在广东搞出一个出口加工区。"邓小平当即表示赞同:"还是叫特区好!""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材料三 邓小平在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谈判时指出:"主权问题是不能谈判的,我们不是晚清政府。如果到时还不收回,就无法向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交代。"
(1)根据材料一,说出中共产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做出了什么决定?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决定有什么重要意义?
(3)材料三中的谈判针对的是哪一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邓小平提出了什么伟大构想?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你体会到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精神?
历史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以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根据示例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填入方框中。(注意:只填字母。)
历史事件: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新航路开辟 | C.工业革命 | D.文艺复兴 E.世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
(2)据材料:“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外侵略,这是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和灾难的外部原因之一。” 请问英国工业革命是如何引起中国历史发生转折的?此后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
粒火星将它引爆。
——出自九上《世界历史》
材料三:在10个月交战中,双方共投入200万兵力,发射了4000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百万,创造了
战争史记录,使凡尔登成了骇人听闻的“绞肉机”和“人间地狱”。
材料四:2011年,利比亚内战伤亡人数超过 2 万人,70 多万人沦为难民,大量基础设施遭受战火破坏,民众生活艰难,昔日令人羡慕的“非洲首富”,竟在短时期内沦为人间地狱
——摘自腾讯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进一步激化,因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请写出这两个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
(2)材料二中提到“只等一粒火星”,后来引发“一战”的这粒“火星”是什么事件?
(3)一战后召开两次国际会议,从而确立了新的世界秩序,这一体系是什么?(2分)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交往一直是世界人民期待的交往方式,你能写出一个古代东西方和平交往的事例吗?
(5)根据材料三、四谈谈你对当前出现的战争冲突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远在1400多年前,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汉字、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这是日本人民的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进行的一次改革叫什么?
(2)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变化?
(3)近代中国,也发生了一次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是什么?
(4)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与巩固,请举出在此期间中出现的改革和革命各一个。(不包括日本)
(5)你认为日本的两次“弃旧图新”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什么启示?
|
欧盟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然而回顾历史,欧洲各国在近现代上也是冲突不断,给欧洲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后来欧洲有识之士认识到,只有消除仇恨和战争,走联合发展的道路,才能重塑欧洲昔日的辉煌。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历史上的伤痛
[二]联合的欧洲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必将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请回答:
(1)欧洲各国在历史上曾经多次发生冲突,给各国人民造成了深重的灾难,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为此,在20实际60年代欧洲国家联合成立了什么组织,发挥了什么作用?
(3)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这一组织在1993年发展成为什么组织?该组织的性质是什么,请举出当今世界上和其类似的世界性组织
(4)结合以上内容,简单的阐述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启示?
战争曾深刻地影响了人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战争中使用的武器
材料二:第一次世界大战历时4年多,遍及欧、亚、非和太平洋地区,先后有30多个国家和15亿人口卷入战争。 整个战争伤亡3000多万人,消耗了巨大的社会财富,直接经济损失约3000多亿美元。一战物质财产损失相当于拿破仑战争以来100年间全世界所有战争开支总和的10倍。战争给人类造成巨大的物质损失和人员伤亡,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苦难。
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火蔓延到亚洲、欧洲和非洲,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军费消耗总额为13520万美元,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
材料四:第二次世界大战就是一场法西斯侵略与反法西斯侵略的战争,是一场正义战胜邪恶的战争,下图是法西斯在战争期间的暴行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两种武器分别是在哪场战争中出现的,为原子弹的发明和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的科学家是谁?
(2)根据材料二和三,你从中得到了什么样的结论?
(3)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说说法西斯的“邪恶”表现。
(4)结合上述材料,简单谈谈你对战争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