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便点燃俄国革命的烈火。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愿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材料二:俄国19世纪60年代初和90年代初的统计数据表
年份 |
棉花加工(吨) |
冶铁(吨) |
1861年 |
30951 |
327610 |
1891年 |
171994 |
992210 |
材料三:“分裂之家不能持久。我相信我们的政府不能永远忍受一半奴役一半自由的状况。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房子崩溃,但我却期望它停止分裂。它或者变成一种东西,或者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
——林肯1858年的一次演说
材料四: “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
请回答:(1)下面是一道选择题,但没有题干,请根据你阅读材料一获得的认识,将它补充完整。同时在后面的括号内写上答案。
题干: ( )
A、发展资本主义 B、对外侵略扩张 C、增强军事实力 D、避免人民革命
(2)材料二反映的现象与1861年改革有什么联系?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内战以北方胜利而告终,它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深远的影响?
(4)材料四体现的主要治国思想是“工业兴国”。你认为明治维新哪些措施体现了“工业兴国”的治国思想? (2分)
(5)根据以上四则材料,说说战争和改革对历史发展有什么共同作用?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图片学史】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动。
图一图二图三
(1)从图一中的远古人类头部复原图看出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那么这是什么人?图二我们称这是什么式样的房子?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
(2)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为扩充疆界,他又打出了什么旗号?
【方式二 新闻学史】
新华网报道:“三月三,拜轩辕”2015年4月21日,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3)新闻中的“轩辕”指的是谁?因为“轩辕”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的贡献,被后人尊称为?
【方式三 成语学史】
成语“纸上谈兵”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典故:战国时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赵括,年轻时学兵法,谈起兵事来头头是道,父亲也难不倒他。后来他接替廉颇为赵将,在一场战役中,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四十万赵军被俘,绝大部分被坑杀。后用来比喻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
(4)材料中的战役指的是哪场战役?想想一下,这场战役有何影响?
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A、B、C、D所代表的诸侯国家名称。(填在下面横线上)
A、_ 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
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_。
(2)图中B国曾向周王室询问九鼎大小轻重,该国当时国君是________。
(3)图中C国在春秋时期,为了增强国力,任用________为相,进行了一次成功的改革,通过改革,_____________成为春秋首霸,其称霸的标志是公元前651年的______________会盟。
(4)战国时期各国相继变法,其中收效最大的是图中A国,该国通过___________变法,成为了七雄中最强的国家,结合所学内容, 在下面的示意图中补写出这次变法的主要内容:
思想活跃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剧烈变化的表现之一。某校七年级同学组织了一个历史课本剧(片段),结合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旁白:战国时期,有一天,许多学者走到一起,发表自己的看法:
【学者1】“民为贵,君为轻”,统治者应该以“仁政”治理天下。
【学者2】先生此言差矣。我们应该互相关爱,反对不义战争。
【学者3】君主治理国家,不应空谈,应该进行改革,实行“法治”。
【学者4】你们说的都不对,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1)上述四位学者的观点,分别代表诸子百家中四个学派的言论,他们的代表人物分别是谁?
(2)其中学者1所代表学派的创始人是谁?他突出体现“将人看作是平等的”的教育主张是什么?
研读和分析史料是我们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认真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
——《吕氏春秋》
【材料二】“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材料三】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
(1)材料一中提到的事迹的主人公是谁?他最典型的故事是什么?除此之外,他还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请写出这个国家的名称。
(2)材料二和材料三中的史料与古代的哪项工程有关?材料二这句话所称赞的李太守是谁?材料三中所说的“天府”指什么地方?
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到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小明对“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这一单元线索模糊不清,请你根据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填入方框中相应位置。帮助他理清大致的线索,答案写在方框中。(注意:只填英文字母,同一类的按时间顺序)
历史事件 :
A.新航路的开辟 | B.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C.文艺复兴运动 | D.美国独立战争E、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
(2)在“跨入近代社会的门槛”的历史进程中,英、法、美都制定了资产阶级法律文献,推动了民主政治过程。请根据《人权宣言》的内容,谈一谈政府、法律与人权之间是什么关系?
(3)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是一个有机整体,共同构成了17—18世纪的欧美社会巨变,开启了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想一想,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作用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