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
2013年12月26日,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的谈话中指出,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伟大开拓者,是近代以来中国伟大的爱国者和民族英雄,是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领导中国人民彻底改变自己命运和国家面貌的一代伟人。
材料一 “而朱德毛泽东式、方志敏式之有根据地的,有计划地建设政权的,深入土地革命的,扩大人民武装的路线……无疑义地是正确的。”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材料二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七律·长征》
材料三
请回答:(7分)
(1)毛泽东作出材料一中这样论述的实践基础是什么? 之前,他在湘赣边界领导了哪一次武装起义?
(2)材料二中红军“远征”的原因是什么?你感触最深的长征精神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图片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我们应该继承毛泽东同志的哪些优良品质?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五百年来,在人类现代化进程的大舞台上,相继出现了九个世界性大国,它们是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罗斯和美国。大国兴衰更替的故事,留下了各具特色的发展道路和经验教训,启迪着今天,也影响着未来……
——《大国的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材料中所说的“地理大发现”指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这一事件对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那么为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提供了思想文化基础的事件是什么?
(2)“九个世界性大国”在近代化的历程中,英国是在什么事件后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强国的?成为世界性大国的道路布满艰辛,俄国成为大国的里程碑式的事件是什么?
(3)在英、法、美、俄四国的近代化历程中,从资产阶级斗争的对象上讲,哪两国采用了相同的方式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4)纵观“九个世界性大国”崛起的历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何启示?
美国崛起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上半期.通过下列三板块,我们来探究它崛起的原因,并回答问题。
板块一:“为独立而战”
美国是一个没有童年的国家。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也说:“北美似乎由上帝的意志决定最终会成为一个国家。”
板块二:“为自由而战”
北方人看不惯南方人,南方人不服北方人。都对这场战争跃跃欲试,充满期待,都把赌注压在自己这一方。
林肯说:“我利用我的职权,正式命令并宣告……为人占有而做奴隶的人们都应在那时及以后永远获得自由,合众国政府行政部门,包括陆海军当局,将承认并保障上述人等的自由。”
板块三:“创新的美国”
南北战争后的30年对美国来说,是勇于创新的时代,也是开始腾飞的时代。……美国率先进入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到1894年,美国工业产值已跃居世界首位。
请回答:
(1)根据板块一请回答美国独立战争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标志着美国的诞生?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是谁?
(2)根据板块二请回答美国内战中哪一文件的发表扭转了北方不利的局面?
(3)从板块三中总结美国工业总产值跃居世界首位的原因。请分别举出第一、二次工业革命中,美国具有代表性的发明创造。
(4)20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面对经济大危机采取了什么措施?
历史学习是一个运用多种方法从感知历史以积累历史知识,再到理解历史的过程。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揭示历史事件之间的关系,是理解历史的重要步骤。根据示例提示,把下列历史事件填入方框中。(注意:只填字母。)
历史事件: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 B.新航路开辟 | C.工业革命 | D.文艺复兴 E.世界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
(2)据材料:“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后,加紧对外侵略,这是造成近代中国屈辱和灾难的外部原因之一。” 请问英国工业革命是如何引起中国历史发生转折的?此后中国社会性质有什么变化?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是英、美、德、法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比重的变化示意图。
材料二: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一只“火药桶”,只等一
粒火星将它引爆。
——出自九上《世界历史》
材料三:在10个月交战中,双方共投入200万兵力,发射了4000万发炮弹,伤亡人数近百万,创造了
战争史记录,使凡尔登成了骇人听闻的“绞肉机”和“人间地狱”。
材料四:2011年,利比亚内战伤亡人数超过 2 万人,70 多万人沦为难民,大量基础设施遭受战火破坏,民众生活艰难,昔日令人羡慕的“非洲首富”,竟在短时期内沦为人间地狱
——摘自腾讯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体现出资本主义国家间力量对比发生了变化,资本主义国家矛盾进一步激化,因而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请写出这两个军事集团的名称。(2分)
(2)材料二中提到“只等一粒火星”,后来引发“一战”的这粒“火星”是什么事件?
(3)一战后召开两次国际会议,从而确立了新的世界秩序,这一体系是什么?(2分)
(4)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交往一直是世界人民期待的交往方式,你能写出一个古代东西方和平交往的事例吗?
(5)根据材料三、四谈谈你对当前出现的战争冲突的看法。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远在1400多年前,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引入佛教、汉字、技术,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这是日本人民的骄傲,也值得中国人民学习。”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进行的一次改革叫什么?
(2)19世纪60年代日本明治维新的性质是什么?这次改革使日本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变化?
(3)近代中国,也发生了一次类似明治维新的改革是什么?
(4)19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的统治进一步得到加强与巩固,请举出在此期间中出现的改革和革命各一个。(不包括日本)
(5)你认为日本的两次“弃旧图新”对我国改革开放的今天有什么启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