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中学初三学生开展了以“古今中外政治建设”为主题的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步骤一:探究古代国外政治建设

(1)图一、二为小明收集的图片。请写出图一法典的历史地位和图二人物在经济危机时采取的主要措施的名称。
步骤二:追寻近代英、法、美政治建设
(2)下面为王楠梳理的近代英、法、美推进民主政治进程中的部分成果表,请帮他完成。

名称
领导人物
宪法或法律性文件
政体形式
影响
英国资产
阶级革命
克伦威尔
 
 
确立了西方近代政体形式,推动了民主法制进程,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美国独立战争
 
1787年宪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
共和制
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
 
共和制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上述三幅图片,对应中国近代史上外国列强的三次侵华战争,请按要求回答问题
图一所反映的战争结束后所签订的条约是《
图二所示黄海激战中壮烈殉国的爱国将领是谁?
图三所示战争对中国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也是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之路的过程。这一过程由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到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再到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由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双重挤压,近代中国各种政治力量追求近代化的脚步显得急促而又悲壮,却一刻也未曾停留,走过了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经历了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
(2)中国的近代化过程中为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进行了哪些探索?(列举相关事件)在“自强、变法和革命的历程”中,“革命”产生了什么重要的影响?
材料三:1462公里,这是从上海到北京的空间距离。然而,从诞生于上海到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多少危急时刻,多少重大关头,中国共产党人以非凡的智慧和勇气,推动了一次次伟大的历史转折。
-----《在历史的关节点上》
(3)指出材料三中“诞生于上海”和“在北京执掌全国政权”的标志性事件。
材料四:1978年底中共中央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摘编自“新华网”
(4)中共中央在哪次会议上作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农村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中国在近现代走过的发展历程为今天中国的崛起及发展留下了哪些教训或启示。

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一直是中国人的骄傲,然而,四大发明作用在历史上也有不同的评述。 
材料一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了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马克思《机械、自然力和科学的运用》
材料二外国人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 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同是一种东西,而中外用法之不同有如此,盖不但电气而已。
——鲁迅
针对上面两段材料中的不同说法,请你选择一个观点进行评述。
(要求:选择一人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字数在200字之内)

以下是一组图片,根据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国际会议?周恩来总理提出了什么方针打破了会议僵局,推动会议圆满成功?
(2)图2被称为“历史性的握手”,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在中美建交以及中美关系发展过程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是什么?中美建立外交关系的前提是什么?
(3)你认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中国并和我们建交,请分析原因。

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文化艺术百花齐放,异彩纷呈。让我们一起走进科学文化艺术的殿堂,去尽情领略它们的风采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下图的人物是谁?他为什么被称为“俄国革命的镜子”?

(2)请分别举出近代和现代各一项艺术领域的成果来说明世界近现代艺术的各自特色。
(3)假如你是科技馆的一名工作者,请为我们介绍世界近代史上一名著名科学家及其在科学领域的重要贡献。

2013年伊始,伴随着朝鲜第三次核试验宣布试验成功,世界人民对战争的恐惧增加。纵观世界近现代史,人类遭遇了有史以来最惨重的两次世界大战。请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分别写出两次世界大战的性质。
(2)二战后,世界形成了怎样的政治格局?这种政治格局最终形成的标志性历史事件是什么?
(3)以史为鉴并结合当前世界所处的形势,谈谈你对战争的认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