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这句话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他生活在什么时期?
(2)对此人应如何评价?
(3)你对他的哪些名言感受最深?(至少两句,请说明理由)

科目 历史   题型 问答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罗马帝国的扩张与文化传播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恩格斯说:“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
材料二:在我们的印象里,革命往往伴随着刀光剑影和血雨腥风。可是,二百多年前,英国却发生了一场完全不同的革命。这场革命没有你死我活的拼杀,而是通过和平的变革,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根据材料一回答
(1)这是14世纪在意大利兴起的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这次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2)15至16世纪,这次运动扩展到欧洲其他地方。请写出英国在这个时期的一位文学巨匠,列出他的一部代表作品。
(3)材料二中“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的革命”是什么革命?
(4)举出这场变革在交通运输方面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便利的事例(发明)。
(5)根据材料二,这场变革的标志性成就是什么?变革后的主要生产方式是什么?
(6)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这场变革的影响。

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
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
1799年,拿破仑发动政变,夺取了政权。
1812年,拿破仑率领军队远征俄罗斯。
(1)在法国大革命爆发前,世界上已经建立了哪几种类型的资产阶级政权?
(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什么?谁掌握政权后,采取一系列措施,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4分)
(3)请你分别写出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对世界历史发展的积极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漫山遍野的大豆和高梁。我的家住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材料二: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利弊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请回答:
(1)材料一的内容反映的是什么事件?为什么说那是悲惨的时候?
(2)上述材料反映了国民政府怎样的对外政策?
(3)国民政府对此案的态度导致了什么结果?
(4)歌曲表达了东北人民的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下列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张学良、杨虎城实行兵谏,扣押蒋介石:

下列分别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