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材料: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进行的一次改革叫什么?
(2)日本明治维新又是借鉴了哪里的“先进文明成果”?具体通过哪些措施使日本“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
(3)两次改革分别使日本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变化?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日本明治维新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46年,英国煤炭产量已经达到4400万吨,成为欧洲乃至全世界第一大产煤国。从此,英国到处建立起大工厂,那些高耸入云的烟囱喷出缕缕烟雾,庞大的厂房发出隆隆的轰鸣,打破了原来中世纪田园生活的恬静。
——《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低碳之路》
材料二如图

材料三如图

材料四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演变成世界性金融危机;希腊债务危机引发了欧元区的金融动荡;中国海尔、格力等家电产业在世界100多个国家都建立了销售网络。我们走进商场,就能买到不同国家企业生产的饮料和食品······
(1)据材料一,指出这一时期英国工厂机器主要以什么为能源?
(2)材料二的发明直接促使哪个行业飞速发展?
(3)材料三反映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哪一特点?
(4)材料四中的现象反映了什么趋势?材料一、二、三所反映的科技革命与材料四中的现象有何关系?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戮力(努力)本业(农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免除徭役)其身。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如图,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统计曲线图

(1)材料一中提到的“商君”是谁?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不得照抄材料)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78—1982年全国农民家庭人均纯收入(抽样份数:18529户)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与我国在农村实行的哪项制度有关?
(3)据以上材料,指出上述农业政策的实行受到哪一种人的欢迎?有何共同作用?

唐朝时,有位天竺人来到中国江南农村游历。他看到农民们在田里干得热火朝天:有的农民扶着曲辕犁在犁田,有的农民在秧田里插占城稻。
以上内容有一处错误,请指出并说明理由。
错误:理由:

著名航海家麦哲伦发现了一条由欧洲出发,经大西洋,到达西印度群岛的新航线。
错误:改正:

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北京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
错误:改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