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达·埃奎亚诺(1745~1797)是西非贝宁人。他十岁时和姐姐一起被奴隶贩子从家中抓走,当时,他的父母正在干农活。他做了二十一年的奴隶,后来,他买回了自由,并毕生为反对奴隶贸易而斗争。他在1789年的自传中,描绘了“中程”的可怕情景。与他的经历有关的事件是:
| A.“三角贸易” | B.埃及独立 |
| C.纳米比亚独立 | D.印度民族大起义 |
被国际农学界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是
| A.邓稼先 | B.袁隆平 |
| C.焦裕禄 | D.王进喜 |
使“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成为现实的是
| A.“神州五号”载人飞船 | B.水稻杂交新理论 |
| C.火车、飞机的发明 | D.计算机网络 |
以“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为主题的会议是
| A.世贸组织第四次部长级会议 |
| B.上海世博会 |
| C.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
| D.上海合作组织会议 |
1972年,中美两国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该公报的签署
| A.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
| B.有利于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
| C.推动了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行 |
| D.标志着两国外交关系的正式建立 |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的,而不是来吵架的。我们是来求同,而不是来立异的。”这是周恩来在哪次会议上的精彩讲话
| A.万隆会议 | B.日内瓦会议 |
| C.第26届联大 | D.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