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甲文 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乙文  钟会汗不敢出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注释: ①令:美好的
用/为下面的句子划分停顿节奏,停顿两处。(2分)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4分)
①公欣               ②差可拟        
有令誉               ④魏文帝        
下列各项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文中“左将军王凝妻也”与乙文中“魏文帝闻”中的“之”的意思不一样。
B.乙文中“卿面何以”和“出如浆”中的“”字意思和用法一样。
C.甲文第一句“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话语虽短,却涵盖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D.乙文第一句“钟毓、钟会少有令誉”交代了魏文帝想召见他们的原因。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                                                
(2)语其父繇曰:“可令二子来。”                                      
甲乙两文都选自《世说新语﹒言语门》,本门所记的是在各种语言环境中,为了各种目的而说的佳句名言,多是一两句话,却说得很得体、巧妙。从甲文作者“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一补充交代中看出          的言语更巧妙。乙文         的言语显得更加聪明、机警。(2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马 说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耶其真不知马也
用“∕”标出朗读句读。
曰 天 下 无 马 呜 呼 其 真 无 马 耶 其 真 不 知 马 也
加点字词解释。
(1) 马也 ,虽有千里之能() (2) 食之不能尽其()
(3) 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4) 策之不以其()
翻译下列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理解性填空。
《马说》一文运用了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
,全文寄托了作者
的情感。

送东阳马生序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 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解释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录毕,送之(2)从乡之先达执经
(3)色愈恭,礼愈(4)余虽愚,获有所闻
把文中两个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2)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3分)
请再写出一个古人勤奋读书的事例
读了本段,你获得了什么启示?(3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墨池记(节选)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2分)
(1)岂信然邪信然:
(2)羲之之书晚乃善:
把文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
从文中来看,王羲之能够成为“一代书圣”的重要原因是什么?

阅读下面文言文。
【甲】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走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乙】初,范文正公①贬饶州,朝廷治朋党②,士大夫莫敢往别,王质独扶病③饯④于国门。大臣责之曰:“君乃长者也,何自陷朋党?”王曰:“范公天下贤者,质何敢望之;若得为范公党人,公之赐质厚矣⑤!”闻者为之缩颈⑥。
【注释】①范文正公:范仲淹谥号文正。②朋党:专有名词,古代特指为争权夺利、排斥异己而结合起来的集团。③扶病:抱病,带病。④饯:饯行,送别。⑤公之赐厚矣:您给我的赏赐太多了,意即您太高看我了。⑥缩颈:缩着脖子,形容恐惧的样子。
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
(1)尝故古仁人之心 求:________ (2)斯人,吾谁与归微:___________
(3)士大夫莫敢往别莫:________ (4)得为范公党人若:__________
根据语句的意思,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B.然则何/时而乐耶
C.闻者为/之缩颈 D.范文正/公贬饶州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王质扶病饯于国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合乙文,说说王质可否称得上是与范仲淹志同道合的人?

文言翻译,探究感悟,诗歌鉴赏与诗词默写
将第三题文言材料中的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2)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探究感悟:美段欣赏。(注意:两题任选其一作答)
(1)有人说【甲】文第3段是全文最精彩之处。请就本段选择一个角度作简单赏析。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这一段文字精彩在于:
(2)【乙】文第②段“岳阳楼之大观”,虽然简括,却写得富于形象,气魄宏大。仔细体味,作者是用了哪些词语取得这样的效果的?请选择两个词语加以品味。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词语品味: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