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测量某根金属丝的电阻率,根据电阻定律需要测量长为L的金属丝的直径D.电阻R。某同学进行如下几步进行测量:
(1)直径测量:该同学把金属丝放于螺旋测微器两测量杆间,测量结果如图,由图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 。
(2)欧姆表粗测电阻,他先选择欧姆×10档,测量结果如图所示,为了使读数更精确些,还需进行的步骤是 。
A.换为×1档,重新测量
B.换为×100档,重新测量
C.换为×1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D.换为×100档,先欧姆调零再测量
(3)伏安法测电阻,实验室提供的滑变阻值为0~20Ω,电流表0~0.6A(内阻约0.5Ω),电压表0~3V(内阻约5kΩ),为了测量电阻误差较小,且电路便于调节,下列备选电路中,应该选择 。
如图所示的实验说明:只要穿过闭合电路的(1)闭合电路中就有(2)产生。
如图所示是小车做匀变直线运动时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选出A、B、C、D、E共5个计数点,两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0.1s,则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是(1) m/s2, C点的瞬时速度VC是(2) m/s。
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1)图中的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字母代号)
A.理想实验法 |
B.等效替代法 |
C.控制变量法 |
D.建立物理模型法 |
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记数点,每两个记数点间都有四个自然点没有画出,利用纸带旁边的刻度尺读出数据,并计算出:
(1)打D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 m/s;
(2)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
某同学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0s。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计算点C的速度 m/s,及小车的加速度a="" m/s2。(保留3位有效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