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利用人造烟雾来防御霜冻的原理是
A.减弱① | B.增强② |
C.减弱③ | D.增强④ |
地面获得热量的多少主要来源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下列情况中夜晚气温最低的是
A.昼夜皆晴 | B.昼夜皆阴 |
C.昼晴夜阴 | D.昼阴夜晴 |
2011年1月7日,广珠城轨开通运营。广珠城轨的开通将使珠三角升级为“超级城市体”,有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读“珠三角部分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分布图”,回答小题。下列关于本地区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珠江三角洲地区为雨热同期的温带季风气候 |
B.平原面积广阔,为我国三大平原之一 |
C.热量丰富,降水丰沛,河流纵横交错,自然条件优越 |
D.河流纵横交织,但河流流量较小,不利于发展航运 |
下列关于广珠城轨开通意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能促进珠三角西岸现代服务业的发展和产业水平的提升 |
B.能推动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 |
C.能从根本上解决珠三角西岸城市之间人们出行难的问题 |
D.能加速珠三角的相互融合即增强“同城化”效应,有助于形成中国南部最大的“超级城市体” |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公路通车总里程由89万公里增长到358万公里,提前13年实现了总长35万公里的“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的基本贯通。其中,高速公路由“十五”期末的4.1万公里发展到7.4万公里,五年新增3.3万公里,居世界第二位。据此完成小题。下列运输行为最适宜选择公路运输的是 ( )
A.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到中国 |
B.从北京到海南旅游 |
C.上海有一批重型机械运到广州 |
D.山东的新鲜蔬菜送到北京市场 |
决定我国公路建设成就迅速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
A.我国自然条件适宜发展公路特别是高速公路 |
B.为了社会稳定、国防安全应多修公路 |
C.加强交通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
D.我国公路建设技术成熟 |
下列关于高速公路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
A.城市的存在和发展离不开高速公路 |
B.城市交通网络与高速公路没有关系 |
C.高速公路的建设可以影响城市空间发展 |
D.高速公路要尽可能通过城市市区 |
读我国某地地质构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该地地貌的形成,主要和下图(该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哪个作用有关()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位于三个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在国际互联网上合作设计了一个测量“立杆影子长度”的探究学习活动。他们于2013年6月22日,各自在当地正午前后,测量1米高立杆的影子长度,所得数据制成下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甲、乙、丙三地该日昼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
A.甲、乙、丙 | B.丙、甲、乙() |
C.乙、丙、甲 | D.乙、甲、丙 |
当乙地测得该日杆影长最短时,丙地所在时区的区时是()
A.5时 | B.7时 | C.19时 | D.17时 |
甲图所示地,位于我国某省(区),下列对联或诗句中可反映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浩荡滇池波自远,苍茫洱海水何宽 |
B.西湖天下景,游者无贤愚 |
C.洞庭西下八百里,淮海南来第一楼 |
D.一路椰荫鱼艇静,天涯海角好家乡 |
图为“我国不同产业地区集中程度变化趋势统计图”(基尼系数数值越高,表明地理集中程度或专业化程度越高),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中某产业一直较为分散,导致该产业分散的主要因素是()
A.劳动力 | B.原料 | C.动力 | D.市场 |
图中另一产业从较为分散到集中分布,直接引起了我国()
A.产业转移 | B.人口迁移 | C.西气东输 | D.生态恶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