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马拉开波盆地(左图)位于南美洲,四周山地环绕,盆地中心是南美洲最为湿热的马尼拉开波湖,湖区大部分高温多雨,年平均降水量1500毫米以上。湖泊东部的奥里诺科河水能蕴藏量大,流域面积8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有225万,人烟稀少。
材料二:马拉开波湖被称为“石油湖”,湖区有7000多口油井,为了方便大吨位油轮驶入,20世纪60年代人们将连接外海的水道拓宽、挖深。马拉开波市等湖区周边城市大力发展炼油工业。
材料三:右图为乙地的气候资料图。
(1)说明马拉开波湖“湿”、“热”的原因。(8分)
(2)分析乙地冬季降水较少的原因。(6分)
(3)你认为奥里诺科河是否应该大力发展水电,请说明理由。(6分)
(4)说明20世纪60年代以来马拉开波湖湖水变化及原因。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海底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和现状 大气运动的原因和风的受力分析 月相变化与潮汐变化的关系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锋面系统与天气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约是_________________
(3)当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约为15°时,直射点坐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4)当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述该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试用板块学说分析我国西南地震频发的原因。
(2)简述A地区地形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填表回答:B、C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B


C


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夏至时,B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______________。
(2)在A、B、C、D四地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_地。
(3)当A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时,下列现象中可能发生的是____(多选)。
A.开普敦正值旱季 B.天山的牧民正在海拔较高处放
C.赞比西河流域草木葱茏 D.华北平原正值雨季
(4)若B地位于某大陆的东岸,则B地属于________________气候,
请说明其形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所示,空白与阴影部分表示不同日期,相邻两条经线地方时相差6小时,线段ab表示晨昏线。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N点所在经线的经度是______ ,与北京在同一天的经度范围是
(2)线段ab与经线夹角的角度变化范围约是_________________
(3)当线段ab与该经线夹角约为15°时,直射点坐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
(4)当线段ab与经线夹角达到一年中最大时,简述该天北半球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地震,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发生7.1级地震。试用板块学说分析我国西南地震频发的原因。
(2)简述A地区地形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3)填表回答:B、C两地地形区中典型的地貌类型及其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


典型地貌类型
外力作用
B


C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