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表一:近五年中国货物进出口总额
年份 |
进口(亿元) |
出口(亿元) |
2009 |
10059 |
12016 |
2010 |
13962 |
15778 |
2011 |
17435 |
18984 |
2012 |
18184 |
20487 |
2013 |
19504 |
22096 |
注:中国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当年进口同比增长7.3%,出口同比增长7.9%。
改革开放以来,低人力成本、低土地成本、低环境成本是中国经济竞争制胜的比较优势。由此,我们实现了“中国制造”的崛起,赢得了“世界工厂”的声誉。但这一格局不可能恒久不变,根据韩国等国的发展经验,低成本导向的加工贸易在一个地区的黄金发展周期,一般只有20年。如今,跨国公司的低端环节产能开始迁移转向更低成本的地区,高耗能、高投入、低效益的粗放型发展方式已经难以为继,“中国制造”加快转型、再造优势迫在眉睫。
材料二:记者从2014光伏领袖峰会上了解到,2014年我国光伏产品预计出口量为1760万千瓦,出口总量渐趋平稳,但贸易保护主义仍虎视眈眈,光伏产品出口仍面临难题。根据这则新闻,高一学生小李认为我国在经济全球化中存在很多困难,中国应退出经济全球化。
(1)表一反应了什么经济现象?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谈谈如何全面提高“中国制造”的国际竞争力?
(2)结合材料二,请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评析小李的观点。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年1月26日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对外通报称,备受海内外关注的“中原经济区”日前被正式纳入《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中原经济区”与“环渤海”、“长三角”、“海西”、“珠三角”等经济区遥相呼应,将“中原经济区”纳入国家层面的重点开发区域,这使得中国中部的崛起成为可期可待。中原经济区的功能定位是:全国重要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区域性的科技创新中心,中部地区人口和经济密集区,支撑全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新的经济增长板块。
材料二: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许嘉璐从突破惯性思维和超越行政规划两个方面阐述了对如何加强中原区经济建设的理解和建议。他提出,中原经济区建设应突破惯性思维,摆脱阶梯式发展模式,实现跨越式发展,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的凝聚力,借助文化的辐射力和凝聚力带动经济发展;超越行政区划、携手周边省份、制定政策,互利共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顾问陈栋生说,河南一定要两手抓,既抓增长区域的培育壮大,又抓县域经济的发展。既要发挥郑州的辐射作用,也要欢迎周边大城市带动信阳,三门峡等市的发展。
(1)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说明怎样才能促进中原经济区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
(2)结合材料二,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谈谈专家上述建议的合理性。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谈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政府该如何进行正确的价值定位。
材料一 2010年8月7日23时许,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城东北部山区突降特大暴雨,引发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造成大量房屋损坏、人员伤亡。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后,国务院高度重视并迅速启动了紧急预案。受灾地区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把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放在最突出位置,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科学的安排、更加有力的措施,争分夺秒抢救被困人员,千方百计做好抢险救援各项工作。把抢险救援作为当前的最重要工作,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材料二 2010年8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赶到发生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甘肃舟曲县灾区,察看灾情,指导救灾。温家宝总理作出明确指示。要求甘肃省和有关部门当前要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千方百计救人,组织群众避险,确保群众生命安全,妥善安排灾区群众的生活。
(1)上述材料是怎样体现我国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的?(10分)
(2)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带领人民抗灾救灾的依据。(10分)
被称为“中华第一刊” 的《半月谈》,是一本“以‘谈’取胜,”,“代表官方、不打官腔”,一头担着中央精神,一头担着百姓愿望的优秀刊物。该刊在扉页上公布新华网网址,辟出《热点声音》专栏,欢迎广大网民对社会热点问题谈自己的看法。下面是几位网民的留言:
留言一:“如果‘有房没人住,有人没房住’,老百姓就觉得GDP增长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因此,与老百姓实惠挂钩的GDP增长才是能够持久的增长。”
——全国政协委员刘梦熊
留言二:“网络管理方面,政府已出台很多制度、政策,但哪一个真正落实了?”
——网络研究专家陶定开教授
留言三:“民众有权利问(政府)这样的问题:你是怎么花我们钱的,这些钱都是为我们花的吗?”
——浙江温岭网民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广大网民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属于何种民主监督方式参与政治?(2分)除此之外公民参与民主监督还有哪些方式?(6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广大网民为什么能上网留言质问、批评政府?(6分)
(3)假如你也想登录该网站留言,你应注意哪些事项?(6分)
(18分)社会的发展过程是缤纷多彩,五颜六色的。
材料一:近年来相继发生“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就是社会中沉积已久的“黑色”。温家宝总理说,这些恶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了8级大地震。废墟上“三种颜色”涂抹出生命的奇迹:坚毅沉着的绿:他们永远第一个出现在群众的危难时刻,哪里危险他们就挺身而出,用自己的一双手刨出了生命之路。他们就是人民最亲的人——人民子弟兵。
生机盎然的橙:他们是灰色上空一抹最亮的色彩,他们有着对受困者最急切的眼神,他们是宁愿牺牲自己也要抢救生还者的英雄。他们是最专业的救援队——消防官兵。
安心纯净的白:她们是伤病患者最信任的人,她们忘却了被埋在废墟下的亲人,却把救出的伤员当成亲人般照顾。她们是人民的再生恩人——医护人员。
(1)结合材料一简要说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必要性。(9分)
(2)“三种颜色”的事迹给我们进行思想道德建设带来了哪些启示?(9分)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对于这一战略思想,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为什么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仅仅从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等方面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关注其深刻的文化涵义”?(10分)
(2)运用“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回答,文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意义。(1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