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从四川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再到2014年8月3日的云南鲁甸地震,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回答下列小题。雅安地震发生后,网上一条18岁学生提前3天预测地震消息引起争议。对此,有专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3天预测出来,那是绝不可能的,只是凑巧……”该专家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 )
①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②正确的,他做到了从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
④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可变的联系,人能正确认识规律 |
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 |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 |
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
关于地震的原因,有人说是苍天对人类的报复。这种观点属于( )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 | B.客观唯心主义 |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 D.主观唯心主义 |
近年来地震频繁发生说明( )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②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类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至2010年2月10日,丰田汽车公司已因刹车系统、油门踏板和踏垫问题在全球范围召回的汽车总量约为854万辆。继丰田公司之后,本田公司也在全球范围召回汽车。日本三大车企已经两家陷入“召回门”,不仅重创以质量著称的日本制造业,也令日本经济前景更加黯淡。这从从哲学上表明()
A.联系是普遍的,认识到这一点,想问题、办事情就能成功 |
B.离开了对历史联系的分析,就不能正确认识事物 |
C.联系是客观的,人根本不能认识或改变事物的具体联系 |
D.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 |
2010年2月份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2009年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一揽子计划取得明显成效。但也要看到,国家经济企稳回升的基础还不巩固,国内外经济环境仍然十分复杂。这要求我们 ( )
①准备走曲折的路,正确对待前进中遇到的困难②敢于承认矛盾,坚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③在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个人的价值④坚持客观与主观相统一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09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召开会议,会议要求在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
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针对我国楼市的不断变化,国家对房价由过去的“稳定”到“抑制”,再到现红的“遏制”。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
①主观与客观要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②矛盾具有普遍性③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④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③④ |
温总理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文明成果,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因为,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 )
①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②建设物质文明的必然要求③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④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 | C.①④ | D.①②④ |
夸美纽斯曾说:“凡是在知识上有进展而在道德上没有进展的人,那便不是进步而是退步。”这说明()
A.知识比道德更重要 | B.加强知识与道德修养是无止境的 |
C.知识修养的根本意义在于道德修养 | D.知识与道德两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