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创新驱动中国 科技引领未来]
材料一:2014年,我国高新科技成果比比皆是:“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再次位居世界榜首,获得“四连冠”;12月2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六号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2次飞行;研成首颗量子卫星关键部件世界第一;攻克第四代核电核心技术 世界领先水平……
材料二: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始终贯穿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1)材料一中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2)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创新?
(3)要使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科目 政治   题型 简答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价值判断(下列各题的叙述中,都包含一定的价值标准或行为选择,请予以判断,在括号内写明"正确"或"错误",并简要说明理由。每小题4分,共8分)
(1)孝敬父母要求我们对父母俯首帖耳,百依百顺。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强,是一个人活出尊严、活出个性、实现人生价值的必备品质。
判断:( )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风俗习惯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相沿久积而成的风尚、习俗,具体表现在饮食、服饰、居住、婚庆、节日、禁忌、礼仪等许多方面,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重要标志。民族风俗习惯和一个民族的心理、文化、思想感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因而它又有着敏感的特点。一个民族往往会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态度看作是对自己民族的态度。
请问:针对少数民族特有的风俗习惯,我们应该抱有怎样的态度?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加强社会建设,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节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持续取得新进展,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请问:党和国家为什么要高度关注民生,努力让人民过上更好生活?

在交通道口等公共场所,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警示图标(如下图所示)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在公共场所设立这些警示图标有何意义?
(2)俗话说"不以规矩,难成方圆"。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分析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2013年4月20日8点02分,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7.0级地震。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分别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抓紧了解灾情,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地震发生后,广大热心人士,积极捐款捐物,支援灾区抗震救灾。
(1)党和国家领导人为什么要求在抗震救灾工作中 "把抢救生命作为首要任务"?
(2)请分别从生命价值、公民义务和社会责任的角度分析广大热心人士通过人力物力支援抗震救灾的行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