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中国 科技引领未来]
材料一:2014年,我国高新科技成果比比皆是:“天河二号”超级计算机再次位居世界榜首,获得“四连冠”;12月27日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遥感卫星二十六号送入太空,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202次飞行;研成首颗量子卫星关键部件世界第一;攻克第四代核电核心技术 世界领先水平……
材料二:2014年9月10日,在第八届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的致辞始终贯穿的主题是“改革创新”。他强调,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1)材料一中一系列高新科技成果取得的原因有哪些?
(2)李克强总理为什么如此重视和强调创新?
(3)要使自己成为国家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做?
进入初中后,班主任告诉我们:走进中学,同学们就将进入了青春期,你会发现自己每天都在变。同学们要学会认识自我。我们每个人的潜能犹如一座有待开发的巨大金矿,希望同学们把自己的潜能充分挖掘出来……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
(1)认识自我的途径有哪些?
(2)我们应该怎样挖掘自己的潜能?
姚明是NBA某球队的主力队员。在比赛中,姚明发挥不好,球队赢不了;姚明发挥正常,球队赢球的机会就高。但发挥过于突出,球队的胜率反而下降,因为姚明得分太多,就意味着其他球员的作用下降。
(1)材料说明了什么道理?
(2)这段材料给我们创建新集体有什么启示?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材料二:从新中国“站起来”之主人梦,到改革开放“富起来”之转折梦,再到新世纪“强起来”之强国梦。此时此刻,我们距离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越来越近,但我们面临难得机遇和巨大挑战。我们高举旗帜,坚定信心,着力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是什么?
改革开放“富起来”之转折梦,是指哪一重大事件?并简述其成为转折的理由?
面对机遇与挑战,如何处理好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之间的关系?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材料二、据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组织的第三次长江源考察结果显示,长江源区自2000年至今,水土流失面积呈递增趋势,出现了冻土及冻土环境退化、植被退化、冻融侵蚀和土地荒漠化等四大生态环境问题。
材料三、中国空白地图:
在图上填注长江、黄河的名称。
材料一中诗人所说的“长河”指的是长江还是黄河?从气候因素方面说明你判断的理由。
面对材料二中反映的问题,你认为长江源区该怎么办?
长江、黄河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除此之外,你还能说出它们的哪些共同点吗?
村料一:日本“购岛”闹剧。 2012年9月10日,日本政府不顾中方反复严正交涉,宣布“购买”钓鱼岛及其附属的南小岛和北小岛,对这些岛屿实施“国有化”。
材料二:中方坚决反对。2012年9月28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在联大发言时宣称应按国际法规则解决有关领土归属问题,并在记者会上扬言“钓鱼岛是日固有领土,不会向中国退让”。对其上述言论,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并严词质问:“一个战败国却要霸占一个战胜国的领土,岂有此理?!”
材料三:中国民众强烈抗议。2012年8月15日,香港爱国人士冲过日方拦截,成功登上钓鱼岛,插上五星红旗,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9月12日,台湾劳动党、中国统一联盟、两岸和平发展论坛以“勿忘‘九一八’,日本停止窃占钓鱼岛”为诉求,在台北向日本交流协会驻台机构抗议。9月15至18日,全国各地民众发起游行示威,抗议日本政府非法“购岛”行径。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一个战败国却要霸占一个战胜国的领土”,违背了当今世界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哪一基本原则?
两岸民众共同反对日本的“购岛”计划,说明了什么?
从时代主题和相关知识点分析中方是否会打响战争的第一枪。
少年强则国强。我们中学生在钓鱼岛问题上可以有何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