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天下篇》引用过一句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含义是:一尺长的木棍,每天截去它的一半,千秋万代也截不完。这句话( )
①违背了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②包含了对立统一思想
③承认了静止的相对性 ④未看到量变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物理学学报D辑:应用物理学》登载美国马萨诸塞州技术研究所的一大发现:历史记录大气中存在的过多二氧化碳(CO2)含量正在导致全球气温上升、冰川和冰帽融化,确切地说,CO2分子可能对地球上的冰融是一个更直接的影响。这一事实说明()
①存在与思维不可分②思维和存在具有同一性
③世界具有可知性④思维对存在具有决定作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有哲学家辩言,对于一块白色而坚硬的石头,人们可以看得到“白”,但看不到“坚”;可以摸得到“坚”,但摸不到“白”。“白”不一定是石头的“白”,“坚”也不一定是石头的“坚”。故“白”与“坚”都是可以独立于所有白色坚硬的东西而存在的。这一观点是()
①唯物主义②唯心主义③形而上学的观点④辩证的观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下列表述,围绕哲学基本问题中的本原问题展开的是()
①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②没有不可认识,只有尚未认识的事物
③未有此气,亦有此理,理生万物
④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没有物就没有影,思想和事实的关系就是影与物的关系。这种观点()
A.是形而上学的不可知论 | B.是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观点 |
C.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 D.正确概括了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
被推翻的法国路易十六曾哀叹:是伏尔泰和卢梭毁灭了法国。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
A.哲学通过对社会弊端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指导社会变革 |
B.哲学对社会变革具有决定作用 |
C.启蒙运动使欧洲文化发展达到了顶峰,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
D.哲学为社会发展奠定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