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坚持“一件事原则”
亲爱的埃迪:
①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把精力分散在好几件事情上,不仅是不明智的选择,而且是不切实际的考虑。在这封信里,我向你谈谈“一件事原则”,即专心地做好一件事,就能有所收益。
②在对一百多位获得杰出成就的人士的商业哲学观点进行分析之后,著名行为学者哈迈尔发现了这个事实:他们每个人都具有专心致志的优点。
③最成功的人都是能够迅速而果断地作出决定的人,他们总是首先确定一个明确的目标,然后集中精力、专心致志地朝这个目标努力。譬如,伍尔沃斯的目标是要在全国各地设立一连串的“廉价连锁商店”,于是他把全部精力花在这件工作上,最终成为著名的商界大亨;林肯致力于解放黑奴,他排除万难专心于此,因此成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李斯特内心充满了成为一名伟大律师的欲望,他把一切精力专注于这项目标,结果成为美国著名的律师之一。
④孩子,这些人物都是你所熟悉的,从他们的成功可以看出,所有成大事的人,都把明确的目标当作他们努力的主要推动力。专心就是把意识集中在这个目标上的行为,并要一直集中到找出实现这个目标的方法,而且将之付诸实际行动。自信心和欲望是构成他们专心行为的主要因素。没有这些因素,专心致志的神奇力量将无从谈起。为什么只有极少数的人能够拥有这种神奇的力量,其主要原因是大多数人缺乏自信心,而且没有什么强烈的欲望。
⑤孩子,对于任何东西,你都可以渴望得到,只要你的需求合乎理性,并且十分强烈,那么专心这种力量将会帮助你得到它。假设你准备成为一个著名的作家,或是一位杰出的演说家,或是一位显赫的商界主管,或是一位能力高超的金融家……那么你最好在每天就寝前及起床后,花上l0分钟把你的思想集中在这项愿望上,以决定应该如何进行才有可能把它变成事实。
⑥当你要专心致志地集中你的思想时,应该把你的眼光投向一年、三年、五年甚至十年后,假想你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假想你是这个时代最有力量的演说家,假想你是位极有影响力的人物,并坚信自己一定能成功。唯有如此,才有可能付出努力。
⑦一次只专心地做一件事,全身心地投入并积极地把它做成功,这样你就不会感到筋疲力尽。把你决定去做的那件事当成是一大排抽屉中的一个抽屉。你的工作只是一次拉开一个抽屉,令人满意地完成抽屉内的工作,然后将抽屉推回去。不要总想着所有的抽屉,而要将精力集中于你已经打开了的那个抽屉。了解你在每次任务中所需担负的责任.了解你的极限。如果你把自己弄得筋疲力尽和失去控制,那你就是在浪费你的效率、健康和快乐。选择最重要的事先做,把其他的事放在一边。做得少一点儿,做得好一点儿.才能在工作中得到更多的快乐。
⑧孩子,在当今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如果你能向一个目标集中注意力,成功的机会将大大增加。全心专注在你所期望的一件事上,必有所期。祝你进步!
深爱你的父亲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中心论点。(3分)
给第③段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简要分析第③—⑥段的论证思路。(4分)
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4分)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周国平
(1)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2)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3)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4)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5)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6)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7)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文章第(2)段列举了人在寂寞中的三种状态,作者更欣赏哪一种?请用原文语句回答。
第(3)段画线处运用了举例论证和对比论证方法,简析其作用。
有读者认为第(6)段画线句中“简直是一种灾难”应替换为“是另一种缺陷”,如果是你,会选用哪种说法?请结合语境说明理由。
我认为()A、原句好 B、读者说法好正值青春的你怎样看待独处?阅读下面素材并结合全文,谈谈你的发现。
[素材一]《孤独之旅》中的少年杜小康在辍学养鸭的历练中“长大了,坚强了”。
[素材二]缅甸女英雄昂山素季出狱后更受人民拥戴,可在软禁的无数日子里,她能面对的只有收音机。
[素材三]某博友说:喜欢独处、甘于独处,也能沉下心来独处,不过这只能作为一种休闲方式。一个脱离现实生活的社会人,还能生存吗?
蜘蛛人
明前茶
(1)“仰头看,那叔叔是在拍电影吗?他是蜘蛛侠吗?”
(2)“唔,他在洗大楼的窗户,他是勇敢的蜘蛛人。”
(3)那天落雪未化,整个世界做梦般地安静。蜘蛛人小马在清洗一栋10层楼的酒店,降到楼的半腰,听到小男孩和他老爸的对话。仿佛为了响应那个孩子的崇拜之情,小马用脚踢蹬窗台,吊他下来的粗绳马上摆荡出一个绝妙的弧度,眼看钟摆一样的他,就要撞上玻璃窗,他手里的刷窗器已经送了出去,抵住窗子,就像书法家气势磅礴的中锋一样,从上拖到下,窗的左侧,眨眼间已被刷尽了尘埃。
(4)小马无端地觉得电影《蜘蛛侠》的编剧一定是干过他这一行的。他18岁就开始清洗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到现在10年了,亲眼见证了这座城市的长高,20层,30层,40层,现在50层以上的超高楼也比比皆是。作为一名蜘蛛人,他面临的挑战也越来越严峻,高空的低温、风速带来的摇摆,大厦里面的人莽撞的开窗动作,给他带来的风险,不亚于直升机驾驶员要在一小块悬崖上慢速悬停。小马说,一开始,在高空中清洗三层楼的窗玻璃,耗去的体力可以在中低层清洗10层楼。紧张,低温以及高空的风速带来了奇怪的干渴感,不只让他喉头发紧发腥,连两只眼睛也像被抽打了几十下的乒乓球一样,充满了干涩。【批注示例:两只眼睛充满干涩如“被抽打了几十下的乒乓球一样”,充分体现了小马在高空清洗窗玻璃时的艰辛与不易,这也是下文“小马一度想离开这一行”的原因。】
(5)小马一度想离开这一行。他的师傅为了让他在半空中放松些,想尽办法,包括在他右侧下方擦窗,承诺一旦小马有事,他可以及时摆荡到他的下方来救他。小马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你以为你是成龙?”
(6)这天,擦到一半,师傅拿着对讲机,对上面放绳的人吼:“别放绳子了,我跟小马要休息一会儿……不用把我俩吊上去,就停在这里好了。”师傅叫小马摸摸自己的衣兜,小马啼笑皆非地掏出一根棒棒糖,于是师徒俩悬停在半空,各自吮吸一根棒棒糖。那是埋头擦窗的小马,第一次有闲情眺望这座城市,这洗得明晃晃的大楼,在微微的摇晃中,他看到了什么?在四方形的广场上,急速变幻的云朵出现在镜子般锃亮的玻璃幕墙上,倒映的蓝天如一口深井,翻涌的云朵仿佛从深渊中蹿流出来;接着,熔岩般的夕阳出现在东边的楼宇上,在某扇窗户上,像缓慢流转的火球一般旋转出火焰,那火焰逼得小马眯起了眼睛。他感觉到那光线在睫毛的缝隙间跳动,就算闭上眼,那眩目的夕阳也在他脑海里烙下一个暗绿的印子。
(7)只听师傅在喊他:“小马,睁眼啊,睁眼啊,你看鹰!不知从哪里来的鹰!”
(8)小马猛一惊,眼皮都跳动了几下,抬眼望去,果然,那楼宇围成的深井里,不知何时误打误撞飞进了一只鹰。它显然是被这玻璃幕墙组成的洞穴或深井搞蒙了,它在无数块玻璃上看到自己的侧影,如坠梦境,小马甚至能感觉到它所扇出的焦躁的气流。这是一只幼鹰吧,如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带着无名的渴望与不安,以及那种不知出路何在的淡淡忧伤。鹰在迷茫中翻飞良久,直到夕阳缓缓吐出紫色的余烬。终于,鹰走了,它找到了这铁桶般的包围间的缝隙,呼啸而去。
(9)不知为什么,小马在那天工作结束时,找到了久违的安宁感。
(10)现在小马的主业还是刷洗高楼的玻璃幕墙,淡季时,他会到广西去当洞穴探险游的向导。在广西,有深达百米的坑洞在等着探险家和摄影师们,如大地上的一只只绚烂的深瞳,小马腰系保险绳率先下探到坑底,用头灯照亮洞中的一切。喜阴的植被结出了妖冶的果实,彩色的石钟乳,灰褐色和灰紫色的燕子窝,地下河,成百上千的蝙蝠,还有偶尔蹿出的一只鹰。
(11)走了这么远,小马见到鹰时还在疑心是旧友重逢——是他20岁那年在楼宇间见过的那只鹰,别来无恙?
(选自《青年文摘》2013年8月,有删改)揣摩下列人物语言,用一两个词语概括人物的心情。
段 落 |
语句 |
人 物 心 情 |
⑴ |
“仰头看,那叔叔是在拍电影吗?他是蜘蛛侠吗?” |
小男孩: 崇拜 |
⑸ |
小马挤出比哭还难看的笑:“你以为你是成龙?” |
小 马:① |
⑺ |
只听师傅在喊他:“小马,睁眼啊,睁眼啊,你看鹰!不知从哪里来的鹰!” |
师 傅:② |
参考第⑷段示例,请为第⑶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批注。第⑼段中,为什么小马在“那天工作结束时”找到了“久违的安宁感”?
本文题目为“蜘蛛人”,可文章最后两段写小马当洞穴探险游向导之事。有人认为该删去这两段,你的看法呢?请结合全文谈谈。
简单之美
刁国巍
①记得余秋雨先生说过这样的话语:“一个成功的大企业,它的经营模式一定是简单的;一个伟大的人物,他的人际关系一定是简单的;一个危机处理专家,他抓住问题核心的思路一定是简单的;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它的核心理念也一定是简单的……”
②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诚如余先生所言,成功人士和专业人员都有一个简单的理念作为支撑和引导。简单可以成事,是一道人人可获得的美丽途径。
③简单是一种无尽的智慧。小学时,依稀记得,一节美术课,老师让画人物肖像,座中的呀呀童子们不知所措。于是老师说,这很简单嘛,人不就是眼睛鼻子嘴。于是在这种简单如新江淡水的理念指导下我们开始了作画,如今忆起,又念之古今中外多少作出美丽图画的艺术家曾受过如此教育呢?简单,延伸开来再铺展过去,其本依旧,灼灼生辉;其华亦明,益张本德。哲学中有一个基本问题就是探讨物质与意识的第一性与同一性,如是看似简单的是非题唤醒了人类智慧的繁星闪烁;五行家们撇掉了万物纷繁的外衣,将它们归之于木、火、土、金、水五德;阴阳家们俨然“非黑即白”的阴阳学说,为道家“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千百年来的数学家、科学家们又经过大量的演算,推演出各类公式定理,为后世人的计数算学简化了不知多少。这些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的“简单”,其中智慧我们至今仍受益匪浅。
④简单还是一种洒脱的德行。在竹林中,在空山里,没有翻山越岭的赶路急促,也没有伐竹樵木的营生喧嚣,有的只是琴中的啸声、寺中的木鱼声、泉水的潺潺声。月光在石上漾远,今天的我们难以知道当年王维是否是一箪食一瓢饮、好读书而不求甚解的悠然神仙,也不知道他可曾效法先人种豆荷锄、带露披星,只知那一篇“竹喧归浣女”引得不知多少人心向往之。时人常叹“回不去的……”,且得月明星稀,大浪涤去,身前多少名与利,堪与谁人能听?何必自己囿心于程序般的生活中,为外物戚戚,不如把人生当作修行,有什么吃什么、有什么住什么,这样简单的生活,会给你带来洒脱道人般的快乐,而你只是不愿拨开眉下的淫雨霏霏。
⑤或言,如君述,我们都去荒山野岭垦一片地,立木建屋,诵读养性,那岂非回到久远的桑麻时代?不,简单不是退步,更不会导致人们脱离时代而落后,而是能牵引人们奔涌向前。人应保持一颗简单的心来得到智慧与洒脱,其实结庐在野境绝非“简单”,只不过是为了简单而举行的繁复仪式。真正的简单不拘于外,你可以结庐在人境,也可以经纶事务、鸢飞戾天,只消一个善良的愿望置于膺间,一个简单的想法存在心里,那么你的人生将会简单而完美。履过了工业革命与商业文明,人们渐渐由浮躁的奢华转向低调的简单,近年风行的简约主义不正是在展示简单之美吗?(选自《青春》2014第6期)请写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文章开头引用余秋雨先生的话有什么作用?
第③段举小学时学画人物肖像的例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作用是什么?
请根据你对本文的理解,概括“简单之美”的内涵。
雷锋是谁家的儿子
三秋树
①你一直都不是一个令我满意的孩子。
②上幼儿园时,表演老师邀请家长去上公开课,我去了,但成了当天最丢脸的妈妈。当所有小朋友都拿出孔雀开屏的劲头,向家长炫耀自己的才艺时,唯独你,一会儿跑过来喊妈妈,一会儿搬个凳子心安理得地当起了观众。
③你上小学五年级时,放学路上,一辆刹车失灵的公交车向你和两个同学冲了过来,你把他们推向了一边,自己却被重重地撞倒。你昏迷了整整两天两夜,醒来的第一句话居然是问我:“我同学有事吗?”
④因为这件事,你上了领奖台,甚至还上了报纸电视,可是,我没有陪你一起领奖,也没有接受纷至沓来的采访。我无比严厉地对你说:“我只有你这一个儿子,希望下次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你能把生的希望留给自己。”
⑤说到这里,我声泪俱下。
⑥(甲:)?我怎能不后怕,此后不知道多少个夜里,我总是梦见血淋淋的车祸和血淋淋的你,我在梦中哭喊着醒来,枯坐到天明。你爸说我太紧张了,有这样一个不知道爱惜自己的儿子,(乙:)?
⑦上大学时,你远走广州。当我为了给你个惊喜赶到你的学校时,却发现,你正冒着40℃的高温一个人在打扫宿舍。“为什么是你一个人在搞卫生?他们人呢?”我问。
⑧你笑着说:“妈,是我自愿的,不过几分钟的时间。”
⑨从小到大,我甚至不曾让你洗过一双袜子,可是,你却跑到遥远的广州来替别人打扫卫生!看着我纠结的表情,你笑我:“这就是天下的妈妈,希望自己的儿子遇到雷锋,但更希望雷锋全是别人家的儿子。”
⑩看着你为自己精辟的总结乐不可支的样子,我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
⑾晚上,本来打算请你出去吃一顿大餐,再跟你说点儿私房话,可是,你却把全寝室的同学都叫上了。点菜时,你那么细心地记得每个人的口味,关照着每个人的情绪。
⑿顺子是你的发小,从美国回来后,经营着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其实,就是希望你带些资金过去,共担风险。你连招呼都没跟我打一声就去了,带上了你的全部积蓄。
⒁再见你时,是在医院的ICU病房,理由是我担心了十几年的车祸。
⒂在那些暗无天日的日子里,你的病房门口,每天都人满为患。你的同学、发小、原领导、原同事,还有很多我不认识的人都守在那里,谁也不肯离开。不管是交费还是办各种手续,都不用失去主张的我和你爸伸手。你的手机此起彼伏地响着——儿子,你从哪里认识这么多人?
⒃小陆说:“小学时,我们家条件不好,中溪天天给我带鸡蛋。”
⒄小文说:“大学4年,都是中溪给我打开水。”
⒅原领导说:“中溪辞职了,还时不时地回公司,看看公司在研发技术上有没有什么难题。这孩子做事特别长远,做人长情。”
⒆你终于醒了,大家围坐在你的周围,七嘴八舌地和你说着话、逗你开心。
⒇那天,我的包里忽然多了好几个信封,里面全是钱,信封上面都没有名字,只写着一句话:不用为钱发愁,咱有。你爸爸感慨地说:“看儿子这么有人缘,就算哪天咱俩撒手西去,也不必担心了。”
(21)是爸爸的话提醒了我吧。作为母亲,不管我对你有多少期待,但总结成两个字,不就是幸福嘛。这些年,你心甘情愿地吃了很多亏,然后,换来人生源源不绝的福气,这难道不也是你的聪明与过人之处吗?
(选自《读者》2014第7期,有删改)阅读全文,说说以“雷锋是谁家的孩子”为题的好处。
文章第⑥段内心独白表现了“我”怎样的心理?请结合上下文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句子。(每处限10字之内)
本文语言质朴,感情真挚。请你自选角度赏析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看着你为自己精辟的总结乐不可支的样子,我却一点儿也笑不出来。文章开头说:“你一直都不是一个令我满意的孩子。”读了全文,你赞成文中母亲的这个说法吗?请说说你的理由。(4分)
阅读名著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⑴油麻地家底最厚实的一户人家,就是杜小康家,但它竞在一天早上,“忽然一落千丈”。
①杜小康家“一落千丈”的原因?②失学后的他跟着父亲如何谋生?
⑵却说宋江、柴进先归到忠义堂上,和众兄弟正说A的事,只见A脱得赤条条地,背上负一把荆杖,跪在堂前,低着头,口里不做一声。宋江笑道:“你那黑厮,怎地负荆?只这等饶了你不成!”A道:“兄弟的不是了!哥哥拣大棍打几十罢!”
①选文的A是指,从中可见他的性格是。
②戴宗曾评价A:“虽是愚蠢,不省理法,也有些小好处。”除选文情节外,请再概述一个表现A“小好处”的故事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