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赏析
春兴
(唐)武元衡
杨柳阴阴细雨晴,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又逐春风到洛城。诗中“____”一词写出了杨柳的枝繁叶茂,“____”一字写出了梦境的一再出现。
这首诗的后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答:
舟过谢潭三首(之一)
(宋)杨万里
风头才北忽成南,转眼黄田到谢潭。
仿佛一峰船外影,褰帷①急看紫巉岩。
【注释】①褰(qiān)帏:掀起帘子。本诗第二句中的“转眼”与第一句诗中一字相呼应,写出了。
本诗最后一句中的“急”字体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
题金陵渡
张 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洲。
注解:①金陵渡:渡口名,在今江苏省镇江市附近。 ②津:渡口。
③瓜州:地名,在长江北岸。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请品析第三句中“斜”字的妙处。(2分)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正漂泊在外。
诗歌最后一句“两三星火”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题金陵渡 唐·张祜
金陵津渡小山楼,一宿行人自可愁。
潮落夜江斜月里,两三星火是瓜州。从哪些字词可以看出诗人此时正漂泊在外。
诗歌最后一句“两三星火”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题齐安城楼
杜牧(唐)
呜轧江楼角一声,微阳潋潋落寒汀。
不用凭栏苦回首,故乡七十五长亭。
【注】①呜轧(yà):拟声词。②亭:古时三十里一驿,每驿有亭。请说说你对第二句中“寒”的理解。
古人评价杜牧的诗“好用数目”“颇妙”。你认为这首诗“故乡七十五长亭。”中的“七十五”有什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