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北半球夏至日日照图”,阴影表示夜半球,图中虚线分别为回归线和极圈,据此完成下列问题。(28分)
(1)图示的日期为 。
(2)A、B、C、D四点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白昼最长的是 ,线速度最大的是
(3)A、B、D位于 (晨、昏)线。
(4)此日以后的3个月内,南澳昼夜长短变化将是 (昼渐长或昼渐短),显示在下图15中,太阳直射点将由 向 移动(填字母)。
图为“地质构造剖面图”,回答以下问题.
(5)图中B、C、D四处,属于背斜的是 ,属于向斜的是 ,属于断层的是 。
(6)图中所示的褶皱构造主要是由于 (内力或外力)作用造成的。
(7)简述图中c处成为山地的原因是 。
(8)E处顶部的物质比A处多一层的原因是 。
下图是北半球某点上空所视的地球昼夜分布俯视图,阴影部分表示夜,非阴影部分为昼,E、D、F位于同一纬线上,B、D、O、C、M位于同一经线圈上,OC=BD=1110KM,M点的经度为60°E,读图回答问题。
(1)D点的经度是,纬度是 。
(2)此时B点的太阳高度角是,O点的太阳高度角是。
(3)此时北京的昼夜长短状况是,E点物体的影子指向方。
读下面等高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B山设计了CB、DB两条登山公路线。根据等高线图判断,沿线修建公路比较合理,理由是。
(2)G城是化学工业城市,此山区的主导风向是。在该山区要建立一处疗养院,
如在甲、乙两处选址的话,以处较好,理由是。
(3)在A、B两山顶之间有山地电缆车相通。电缆车速度是每分钟200米,乘缆车从B山顶到A山顶约需分钟。
读二分二至日地球公转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图中点表示地球运行至远日点附近;地球从A点运行到C点的过程中,公转速度的变化规律是。
(2)当北京的正午太阳高度角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地球运行到图中的点,当地球从A点运行到B点时北京的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是。
(3)南极考察工作活跃时,地球公转到图中点附近。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7分)
材料1:地球表面是由众多大陆、岛屿与海洋组成的,世界上海陆面积比例是三分陆七分海,全球分为七大洲四大洋。
材料2:各大陆的面积与平均海拔高度关系示意图(图甲)。
材料3:某海域海底地形剖面图(图乙)。
材料4:部分岛屿轮廓图(图丙)。
(1)图甲中X大陆是_______________,Y大陆是。(2分)
(2)图乙中代号E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B相应的海底地形名称是________。(2分)
(3)图丙中①所对应的国家多火山地震是因为该国地处___________板块
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2分)
(4)③岛在④岛的方向。(1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
材料1:综合消息,甲国某一物流公司已获乙国政府授权,取得了乙国130万公顷可耕地的使用权,租期为99年。据悉,甲国公司将用来种植粮食作物,并将粮食船运回国。
材料2:下图为甲国和乙国的地理位置示意图。
(1)图甲所在的半岛是________半岛。乙国有一纵贯南北的山脉,在图中描绘出其位置。
(2)据图判断甲国面积比乙国________,判断的理由是:
。
(3)甲国公司在乙国生产的粮食要运回甲国,选择低廉近便的交通路线依次经过的大洋是________、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