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石漠化全称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亚热带湿润的喀斯特地区,土壤遭受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露,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化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我国平均每年土地石漠化的面积约为2500平方千米,它严重阻碍了地区经济的发展,成为当地贫困和灾害多发的根源,也逐渐演变成继荒漠化和水土流失之后的我国第三大生态问题。
材料二 我国西南某地区坡度与土层厚度与有机质层厚度的实测数据(表)
(1)、右图为石漠化与森林覆盖率、生物多样性、人口环境容量的统计图。
根据右图图中坐标和文字分析图中三条曲线分别是:① ;
② ;③ 。 ( 3分)
(2)、根据材料,分析石漠化产生的主要自然原因。 ( 6分)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珠江三角洲地区实施产业转移,将劳动密集型的低端产业转移到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产业转移的同时会不会伴随着污染的二次转移,自然成为每一个有着社会责任感的人最关心和担忧的问题。
材料二长期以来,广东、香港、澳门与珠江流域及周边8省区(福建、江西、湖南、广西、海南、贵州、云南、四川)在交通运输、物资交流、能源开发、科研技术及文化旅游等众多领域都有紧密的合作关系。
材料三泛珠三角地区示意图。
(1)试分析珠三角工业的“二次转移”对广东边远地区的发展有何积极和消极影响。
(2)A、B两地间相互输出的内容有何不同?
(3)简要说明“珠三角”与香港经济发展有何互补性。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进入21世纪后,在我国六大经济区域中,有人这样概括:“殊三角”抢得先机,“长三角”后来居上,“环渤海”潜力巨大,“新东北”重振旗鼓,“大西北”加快开发,中部崛起更待何时?
材料二
(1)有关人士将环渤海的天津滨海新区、珠三角的深圳、长三角的浦东并称为中国东部沿海具有相似战略功能的“三大极点”,分析三个区域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
(2)图丙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
A.地势平坦开阔 | B.土壤深厚、肥沃 |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
(3)试分析与长三角相比,“振兴新东北”的主要优势与劣势。
读下图六大板块示意图,回答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表示的板块名称。
C.,E.。
(2)六大板块中,几乎全部是海洋的是板块(填名称)。
(3)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分别是:和。
(4)有人预言几千万年后,地中海将会消失,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作出合理解释。
。
读“比例尺为十万分之一的等高线(单位:米)地形图”,完成下列问题。
(1)C处地形是________,山脊线E的走向大致为__________。
(2)图中有一陡崖,其相对高度H的范围是()
A.100 m≤H<300 m | B.100 m≤H<200 m |
C.200 m≤H<300 m | D.100 m<H≤300 m |
(3)分别站在山顶A和山顶B上,能看到河流上D处小船的是________山顶。
(4)图中所绘乙、丙两支流中,事实上不存在的是__________支流。
(5)若想在河流的干流上修建一座水库,坝顶海拔高为100米,请你用“||”在图上标出该水库理想的坝址,请说出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若将小河甲的水引向疗养院,图中两条规划路线①②中,比较合理的是________,原因是。
阅读下列材料和两幅图,分析回答:(17分)
2001年4月7日,吉林白城北郊岭下镇发生了一次强沙尘暴。据电视台介绍,这次沙尘暴从早上7点10分开始到晚上7点才结束,涉及内蒙古的中部、东部、黑龙江南部和吉林大部。
(1)近两年像这样受沙尘暴影响的还有、陕西、山西等省。其根源是这些省区位于强劲的_____风的下风向。
(2)按干湿地区划分,我国沙漠主要分布在区和区。
(3)我国沙漠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冬季比同纬度的其他地区气温要,原因是。
(4)我国沙漠区不断扩大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上图中显示的固沙措施有:
①②
具体而言,我国为防止这一地区沙漠的南侵已营造 “三北”防护林带,该防护林带的生态作用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