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重庆是我国大型综合性工业中心和西南地区综合交通枢纽,2014年作为“长江经济带”的重要增长极,被纳入国家经济发展战略。安庆、舟山等沿江沿海城市发展也很快。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重庆产业结构及长江沿线部分城市分布图

材料二:舟山市人口就业变化图

(1)三峡大坝的修建对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有                  
(2)国家在安庆设立了沿海地区外贸加工产业转入示范区,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安庆带来哪些好处?
(3)简述重庆发展现代制造业(新能源汽车、电子信息等)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
(4)说明舟山市2007~2010年间第二、第三产业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及依据。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保护措施 工业化和城市化产生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京沪高速客运铁路示意图

材料二京沪高速客运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投资规模最大,技术含量最高的一项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速铁路。预计2010年投入运营。
材料三国家拟建的第二条进藏铁路川藏铁路建设项目2011年才能开工,从中铁二院了解到,川藏铁路起于成都,经蒲江、雅安、康定、理塘、左贡、波密、林芝到拉萨,全长1629公里。建成后从成都市区坐火车到蒲江只需半个小时,全线贯通后到拉萨只需8个多小时。
材料四 1961年至1990年成都与上海有关气象资料

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成都
平均气温(℃)
5.5
7.2
11.6
16.5
21.0
23.5
25.2
24.9
21.0
16.9
11.8
7.1
日均日照(h)
2.2
2.1
3.1
3.8
4.2
4.3
4.8
5.3
2.7
2.1
2.0
1.9
上海
平均气温(℃)
3.7
4.6
8.5
14.2
19.2
23.4
27.8
27.7
23.6
19.3
12.4
6.1
日均日照(h)
4.4
4.2
4.5
5.1
5.6
5.4
7.5
7.8
5.4
5.2
5.0
4.8

材料五“天府”在人们的印象中是“沃野千里”、“水旱从人、不知饥谨”。2008年2月,由《中国国家地理》举办的“新天府”的评选中,成都平原排名榜首,从而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
(1)京沪高速铁路线路较为平直,分析该铁路平直的原因。
(2)不考虑地形因素影响,沿京沪高速客运铁路自南向北土地生产力如何变化?并说明原因。
(3)川藏铁路穿过的藏南谷地,是西藏种植业相对集中的地区,试分析其自然优势。
(4)有专家认为,四川盆地气候表现出一定的海洋性特征。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简析成都气温年较差比上海小的原因。
(5)结合材料五,简述成都平原能把“天府”的称号持守了2300多年的原因。

【环境保护】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PM10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10微米的可吸入颗粒物,它是目前我国各城市大气环境的首要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起到决定性影响。下图是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2001年、2002年两年内PM10的观测资料。

材料一72、S73。我国南部某沿海城市(甲)四个PM10监测点位置图。四个监测点的编号分别为S11、S71、S72、S73
材料二 PM10浓度数据的基本统计结果(单位:mg/m3

监测点
样本数
最大值
最小值
平均值
S11
724
0.162
0.010
0.062
S71
724
0.162
0.006
0.057
S72
725
0.178
0.012
0.061
S73
725
0.220
0.011
0.074

材料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和植被覆盖率数据(%)

临测点
林地
草地
建筑用地
裸地
水体
其他
S11
38.6
14.13
12.33
11.25
23.69
2.24
S71
47.7
11.81
9.33
5.43
25.73
4.03
S72
51.8
10.65
9.86
7.75
19.94
3.55
S73
31.7
24.83
16.95
12.37
14.15
1.93

材料四S11点的PM10月平均浓度与主导风向
(度)的关系图(提示:东南风的风向角为
135-165度)和PM10月平均浓度与月降雨强度
的关系图
(1)S11、S71、S72、S73四个监测点中空气质量
最好的是哪一个?说明该点空气质量好的原
因。
(2)分析S11点的6~7月PM10平均浓度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原因。
(3)根据以上分析,要进一步提高甲城市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自然灾害与防治】
2010年西南地区持续干旱,旱情不断加重,受旱面积占到全国的83%。下图是2010年03月19日08时部分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图中G表示高气压中心、D表示低气压中心,图中天气系统以约500km/日的速度向偏东方向移动。
(1)依图判断该时段我国云、贵、川、桂等地的旱情能否缓解并说明理由。
(2)旱灾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3)此次旱灾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深刻的,我们应怎么做才能在以后避免或减少类似的灾情?

读图7“世界某区域图”和图8“世界某区域降水量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1)对照图,A为___________(气候类型),B港口大量出口的农畜产品主要是_____________;说明D处降水量与同纬度内陆地区相比,没有明显季节变化的原因。
(2)分析C河流该段与水能利用有关的水文特征及原因。
(3)读图分析G处所在区域发展工业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材料一:加勒比岛国海地当地时间(区时)2010年1月12日16时53分发生里氏7.3级地震,震中位于北纬18.5°,西经72.5°。离海地首都太子港15公里,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大片建筑物倒塌,通信全部中断,电力供应和饮用水保障处于极端困难之中。这场海地自1770年以来最严重的大地震,使这个西半球最贫穷的国家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材料二:2010年2月27日,当地时间(区时)3点34分(北京时间14点34分),该区域发生8.8级特大地震,地震震中位于35.8ºS、72.7ºW的,震源深度36千米,震源位于海底59.4千米。
(4)海地发生地震时,北京时间为 。海地与智利地震震中相距大约千米。

读下列两图(A图—我国某地等高线图,B图—我国某地七月等温线分布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甲地是(地形区),该地区典型的植被类型是
(2)B图①②③地中,人口密度最大的是(填数字代号),人口密度大的原因是
(3)B图中①与③之间等温线的分布特点是,其原因是
(4)分析A图中104°E~108°E与28°N~32°N范围内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其危害主要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