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综合性学习:在某班“远离战争,珍爱和平”活动中,请你参与完成以下几个基本任务。
【活动一:新闻播报】
新华网北京12月16日电 据新华社“新华视点”公众号消息,2014年12月13日出席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后,习近平总书记走进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参观《人类的浩劫——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据纪念馆馆长朱成山介绍,原定45分钟的参观行程,延长到了72分钟,总书记先后提出68个问题。
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主要内容:
                                                                
【活动二:表述心声】
面对历史和未来,请你表达心声:                                  
【活动三:总结发言】
班会活动结束,请你为主持人写几句总结发言:                            
                                                                         
                                                               

科目 语文   题型 语言表达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名著综合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小题。

甲"超五星"的三星堆

①残缺的黄金面具、彩绘的青铜头像、巨大的青铜神树……2021年春天,随着一件件神秘文物的陆续出土,三星堆遗址再次聚焦世人目光。

②位于四川省广汉市的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至2800年。几千年来,它沉睡于成都平原一隅,直到上世纪二十年代,才被一位村民"悄然唤醒"。经过数次发掘,其出土文物数量之惊人,造型之精美,可谓"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③文物众多且精美就能让其"吸睛无数"?事实远非如此。"高颜值"的背后有许多未解之谜,令我们对其历史文化价值不断叩问-眼睛向前凸出的青铜面具,为什么造型如此奇特?高耸的青钢神树,是对太阳的崇拜,还是对岛的崇拜?这些神奇的器物,构建起古蜀人怎样的精神世界?……有关专家表示,三星堆遗址考古成果充分体现了古蜀文明对中华文明的重要贡献,更体现了我国五千年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它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发展模式的重要实物例证,足以位居世界顶级考古发现之列。

(摘自三星堆博物馆解说词,有删改)

乙考古热下的冷思考

①考古现场拆盲盒,直播现场问专家,视频平台飞"弹幕"……今年的三星堆考古,真是"热爆"了。

②昔日"冷清"的考古,为何突然变得如此"炽热"?除掉文物本身自带的"热能",还有什么值得我们思考?

③相较往年,今年网络直播和新闻报道不再"冷清清"。大家可以身临其境地参与到这场考古互动中,同步知晓许多相关知识。"古蜀先民太土豪了""青铜器奇奇怪怪又可可爱爱"……考古揭开面纱,网友深度互动。考古不再"冷门",文物不再"高高在上"。

④更深层次的原因才是关键。以前,物质条件缺乏,人们忙于生计,漠视了本国文化的美好。随着经济发展带来生活富足,人们注重精神追求,关注传统文化。内心不再"冷冰冰",表现就会"热腾腾"。

⑤三星堆"霸屏"是五千年文明应有的热度,我们期待更多有价值的"冷"变成这样的"热"。

(摘自人民网等,有删改)

(1)今年的三星堆考古"热"是哪些条件促成的?请结合两文内容,分点加以概括。

(2)甲乙两文都以今年同一热点考古事件开头,两文的第一段是否可以交换?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3)如果要将这两篇文章编入有关"三星堆"的图书,它们适合一起放入下面哪一章节?请作出选择并简述理由。

A.诗意三星堆

B.魅力三星堆

C.故事三星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分别对少年儿童和青少年进行了"你心目中15年后的中国什么样"的调查。下面是调查统计结果:

成长在新时代的少年儿童,担负着时代的重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儿童研究所所长孙宏艳接受访谈时说:"国家把人民的美好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很重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少年儿童也不例外。.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物质生活更加丰富,精神生活更加丰盈;因此他们对生活的社区、社会、制度等都更为认同;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也更强。"

(摘编自《近九成受访少年儿童相信未来15年自己有更多机会成长成才》,2020.12.10《中国青年报》)

【材料二】孩子的发展优势是在长期陪伴中发现的,父母要尽可能多地、有质量地陪伴孩子。"尽可能多",不是改变父母的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而是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有质量的家庭陪伴,就是为孩子设定合理的较高期望,并温暖而坚定地尽自己的责任。

现实中很多父母总是盯着孩子的"不足"和"缺点"不放,甚至把孩子看作是没有希望的失败者,造成孩子严重缺乏自信、自尊。这种"缺陷视角"的养育观,认为孩子之所以出现问题,是因为他具有性格或智力上的缺陷。相对应的"优势视角"养育观,则相信儿童拥有内在的能力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能够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去回应学习和生活的挑战,养育过程中的注意力始终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的潜在优势。

(摘编自《父母应善于发现并发挥孩子的优势》,2021.1.7《中国教育报》)

【材料三】实施教育惩戒的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成才;校规校纪建设必须服务这一根本。要能纠正学生错误言行、培养学生规则意识;更要能对学生健康成长起到引领性、保障性的作用。要坚持过罚适当的原则,根据学生身心特点、过错性质、悔过态度等,选择适当的教育惩戒措施。要完善教育惩戒后的疏导机制,及时与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沟通,提供帮扶。

学校需要根据本校学生特点制定校规校纪,将实施教育惩戒的情形和方式予以具体化,以利于教师准确把握和适用。要按照教育规律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规范学生不良行为与相应教育惩戒措施,准确区分不良行为程度、性质和教育惩戒手段。要在人文关怀的前提下依法实施教育惩戒,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保障学生的基本权利。要明确规定教师的禁止性行为和教师的合法权益。

(摘编自《完善校规校纪保障教育惩戒规范实施》,2021.2.9《中国教育报》)

【材料四】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和道德品质形成的关键时期,要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有效应对青少年盲目崇拜娱乐偶像的危险。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保证偶像体现主流价值,发挥偶像影响、引导青少年进而塑造健康人格的作用。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不断拓展挖掘面,妇联、工会、共青团等系统要发挥供给功能,全面发现、挖掘和宣传社会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偶像,要主动接受和吸纳社会大众的参与,让思想道德偶像有吸引力和感染力,发挥教育功能。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要提升科学化水平,克服偶像供给运作机制僵化、机械的问题。

(摘编自《当前青少年娱乐偶像崇拜新特点及其问题》,2021.3.4《中国青年报》)

(1)为保障教育惩戒规范实施,学校制定校规校纪需要做到哪两点?

(2)应该如何加强思想道德偶像供给?请根据【材料四】简要概括。

(3)下列有关"'优势视角'养育观"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相信儿童都拥有去适应、学习、成长、改变的内在的能力。

B.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相信儿童会使用内在和外在资源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C.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在养育孩子过程中总是把注意力放在观察和发现孩子身上。

D.持这种养育观的父母,重视发现孩子自身的潜在优势和树立孩子的自信、自尊。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受访少年儿童比受访青少年对未来有更强烈的憧憬与渴望,这是因为和青少年相比,在新时代长大的少年儿童,他们的获得感更多,他们的国家意识和国家认同感更强。

B.既不改变基本生活和工作安排,又要在家庭生活中尽可能与孩子多相处,只要父母做到这些,就能保证家庭陪伴有质量,也才能在持续陪伴的过程中发现孩子的发展优势。

C.对有盲目崇拜娱乐偶像行为的学生,教师首先应在班会上点名并指出其问题,其次要与学生家长一起对其进行疏导和帮扶,最后还要上报德育处给予其相应的教育惩戒。

D.因为思想道德偶像在吸引力和感染力方面比不上娱乐偶像,所以共青团等系统要发挥供给功能,全面发现、挖掘和宣传思想道德偶像,并主动接受和吸纳社会大众的参与。

【活动:相遇•传承】陆定一记录了红军长征中翻越老山界的伟大壮举,一百年后的我们也必将在实现“中国梦”的征程中留下自己的足迹。请仿照画线的语句,将下面的誓言补充完整。

一百年前;有你们,一群    ;一百年后,有我们,一群    。在波澜壮阔的百年交汇之际,我愿,以青春之我,担时代之责;我愿,清澈的爱,只为中国。

【活动:相遇•铭记】《可爱的中国》作者方志敏和众多革命先烈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请围绕下面的某一种精神,确定主题,拟写演讲词,参加"一分钟演讲"。不超过150字。

青少年从革命先烈身上继承的精神遗产

①坚定不屈、百折不挠的英雄主义精神

②保家卫国、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

③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精神

④吃苦耐劳、热血拼搏的奋斗精神

⑤以身作则、正气凛然的担当精神

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⑦为民服务、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是历史之中国的延续;   ,是中国之历史的沿承。②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积淀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③数千年来,中华民族走出了一条不同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明发展道路,这不是偶然的,而是由历史传承和文化传统所决定的。④中华文明的沃土滋养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许多宝贵资源:仁爱民本、礼法合治等,都为我们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了重要启示。

(1)请将下面的语句分别填在第①句的横线上。(只填序号)

A.今日之中国

B.中国之今日

(2)请提取第④句的主语部分,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3)第⑤句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