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0日发表《“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实践》白皮书,全面阐述回归以来“一国两制”在香港特区的实践成就。“一国两制”实践17年来,香港社会经济政治大局稳定,各项事业稳步向前发展。
(1)联系材料,谈谈你对“一国两制”的理解
材料二:今年是中央实施对口援藏工作20周年,也是广东对口支援林芝地区20周年。20年来,广东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始终把对口支援西藏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作为广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来谋划和推动,先后派出7批援藏工作队共278名援藏干部,投入援建资金34.6亿元,开展援建项目943个,从人才、技术、产业、资金等方面对对口援建的林芝地区进行支援,为促进林芝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维护民族团结作出了积极努力。
(2)广东对口支援林芝地区的重要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探究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中国梦的实现 维护民族团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她,默默坚守心中的信仰,在乡村教师的平凡岗位上几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她,衣着朴素,粗茶淡饭,从不乱花钱。她,倾力捐资助学、扶贫济困,开办工作室服务社区、服务群众;如今九十高龄的她,始终坚持读书看报、看新闻。“活着就要为国家做事情,做不了大事就做小事,干不了复杂重要的工作就做简单的工作,决不能无功受禄,决不能不劳而获”,这是她的丈夫说过的话,她却用整个后半生做了忠诚的实践。她就是开国将军甘祖昌的夫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2013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龚全珍。她的事迹被创作成歌曲《老阿姨》,并登上春晚舞台,借助音乐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⑴结合所学知识,谈一谈从龚全珍身上我们感受到哪些正能量?(不少于三个方面)(4分)
⑵一个人不能没有信仰和梦想。你的梦想是什么?确立这一梦想有何积极意义?

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三个层面,其中,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某校开展时事学习活动,同学们收集了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一方面,进出口总额要增长7.5%左右,加快培育国际竞争新优势;另一方面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决不能一边高楼林立,一边棚户连片;
片段二:强化监督,用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坚决治理餐桌上的污染,切实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片段三:加快科技体制改革,发展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档案等事业,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倡导全民阅读;
(1)请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上述片段是如何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的?
(2)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需要每个人努力,在圆梦的道路上难免有困难,遭受挫折。作为中学生,请你结合自身实际,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战胜挫折?(4分)

某校以“健康成长,从我做起”为主题开展系列活动,小明积极参加,并付诸行动:
行动一:不抄作业,刻苦学习,明确目标,争取考上理想学校。
行动二:帮妈妈做家务,不与妈妈顶嘴,接受妈妈参加辅导班的建议,放弃周末参加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
行动三:正确上网,有节制的上网玩游戏,不受不良信息的影响。
行动四:不吃“三无”食品(“三无”是指无生产厂家,无生产日期,无生产地址),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1)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观点的对错。(每小题2分,共4分)
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更需要未成年人加强自我保护。()
②不吃“三无”零食,说明小明能够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2)运用所学知识,对小明的前三个行动进行评析。

同学们通过学习,建构了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知识结构图,其中A、B两处遭到破损看不清楚。

(1)请你解读这一结构图(提示:解读过程中要将A、B两处补充完整)。
(2)小明所在的小组为了加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收集了如下新闻进行研讨:
新闻一:“十一五”期间民政部、财政部发出通知,再次提高优抚对象和城市低收入人群的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新闻二:2014年1月,宁夏第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各级政府虚心听取各方意见,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主动听取各民主党派等人士意见建议。
新闻三:感动中国人物——“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为国防事业几十年如一日的工作,他用自己的品格与大爱感动了你我。
请运用所学知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分析上述新闻。

小琳经常受商家节日促销影响,跟风购物成瘾,难以自拔。一次,她发现所购进口丝袜有质量问题,于是在给商家进行评价时选择了“差评”(差评会影响商家在其他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并要求商家退货。第二天,商家以返5元现金为条件,请求小琳将“差评”改为“好评”。 小琳心想自己购买的丝袜价格十分低廉,退货手续却很麻烦,而商家态度又如此之好,于是原谅了商家,答应了商家的请求。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上述事件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