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4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师大与师生交流时说,很不赞成把古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
材料二:2014年9月5日~7日,第四届世界汉学大会召开,主题为“东学西学·四百年”。 本届世界汉学大会将继续扩展汉学的外延,跨越传统文化和政治经济等学科主题,从多角度回顾东西方交流400多年的学术传统。世界汉学大会旨在通过“汉学”搭建国际交往平台,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对话、理解与合作,以在中国和平发展的进程中起到积极作用。
结合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将继续扩展汉学的外延”的意义有哪些?
(2)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什么?
当今企业都倡导团队精神,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需要一个高效的团队,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经过有效磨合的团队。为此,许多企业都要采取多种方式,对职工进行培训,建立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努力打造一支既能守业又能创业的坚不可摧的职工团队。
企业这样做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当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都充满竞争,竞争的领域日益扩大,竞争的程度日趋激烈,而竞争又无不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请回答:
(1)你认为竞争最理想的结果是什么?
(2)怎样才能实现以上的结果,你有什么好的点子。
一个赶路学生向一拄着拐杖老大爷问路。
学生:“喂!老头儿,到镇政府还有多远?”
老大爷:“还有200拐杖!”
学生:“路只有论里的,哪有论拐杖的?”
老大爷:“论礼(里),你该叫我一声老大爷。”
请你思考:
(1)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
(2)根据《友好交往礼为先》所学的知识,请你重新改写这则故事吧。
光明日报在刊发的《坚定不移地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指出:在社会转型过程中,民族工作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新的形势要求推进民族事务治理体系建设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实现民族事务治理现代化的关键之举,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
(1)我国建立了什么样的民族关系?
(2)为什么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尊重历史、合乎国情、顺应民心的正确选择?
(3)国家加大对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有何重大意义?
作为社会的一员,要积极承担起公共生活中的社会责任,我们应该怎样做?